篇名:终南
作者:无名氏(《诗经·秦风》篇目)
原文: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1.终南:秦岭主峰,今陕西西安南四十里
2.条:山楸树(《尔雅》郭璞注)
3.梅:楠木(非现代梅树)
4.纪/"堂"通假字,"纪"同""堂"同"棠"(王引之《经义述闻》)
5.黻衣:黑青相间礼服(周制十二章纹之一)
6.将将:拟声词,玉佩碰撞声
首章:
终南山上生何物?山楸楠木竞相生。
君王车驾临此地,锦衣狐裘显威仪。
面色红润如丹染,真乃明君之气象!
次章:
终南山上长何木?杞树棠梨遍山野。
君王巡幸至此间,绣纹礼服展华章。
佩玉锵锵声清脆,祈愿福寿永无疆!
1.复沓结构:两章句式重叠,仅替换6处关键词
2.视觉-听觉联动:
- 视觉:"锦衣"黻衣"渥丹" - 听觉:"将"玉佩声
3.空间建构:
山岳(终南)→ 植物(条梅)→ 人物(君子)的递进式描写
1.服饰象征:
2.终南地理:
秦岭作为周秦势力分界,反映早期秦人接受华夏礼制的过程
1.作者问题:
2.主旨分歧:
1.文学传承:
-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写作范式源头
2.地名演变:
唐代设"终南县"今陕西周至县)
3.礼制研究:
为周代服饰制度提供重要文本证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