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6       共计:2521 浏览

一、原文呈现

篇名:终南

作者:无名氏(《诗经·秦风》篇目)

原文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二、词句注释

1.终南:秦岭主峰,今陕西西安南四十里

2.:山楸树(《尔雅》郭璞注)

3.:楠木(非现代梅树)

4./"堂"通假字,"纪"同""堂"同"棠"(王引之《经义述闻》)

5.黻衣:黑青相间礼服(周制十二章纹之一)

6.将将:拟声词,玉佩碰撞声

三、白话译文

首章

终南山上生何物?山楸楠木竞相生。

君王车驾临此地,锦衣狐裘显威仪。

面色红润如丹染,真乃明君之气象!

次章

终南山上长何木?杞树棠梨遍山野。

君王巡幸至此间,绣纹礼服展华章。

佩玉锵锵声清脆,祈愿福寿永无疆!

四、文学赏析

(一)比兴手法

  • 以"梅"纪堂"兴,通过终南山物产象征周王室德政
  • 植物意象与服饰描写形成"-人文"赞美体系

(二)艺术特征

1.复沓结构:两章句式重叠,仅替换6处关键词

2.视觉-听觉联动

- 视觉:"锦衣"黻衣"渥丹" - 听觉:"将"玉佩声

3.空间建构

山岳(终南)→ 植物(条梅)→ 人物(君子)的递进式描写

五、历史背景

(一)创作年代

  •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
  • 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获封诸侯后(《史记·秦本纪》)

(二)政治隐喻

1.服饰象征

  • "狐裘"诸侯冬装(《礼记·玉藻》)
  • "黻衣"周制二等礼服

    2.终南地理

    秦岭作为周秦势力分界,反映早期秦人接受华夏礼制的过程

六、学术争议

1.作者问题

  • 传统说:秦国史官所作(《毛诗序》)
  • 现代说:周王室乐师整理(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2.主旨分歧

  • 赞美说:颂扬秦君德政(朱熹《诗集传》)
  • 讽谏说:提醒秦君守礼(方玉润《诗经原始》)

七、文化影响

1.文学传承

-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写作范式源头

2.地名演变

唐代设"终南县"今陕西周至县)

3.礼制研究

为周代服饰制度提供重要文本证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素冠》--无名氏 | ·下一条:《终风》--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