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08     共 2529 浏览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乔木查(属双调)

作者: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

原文

```

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

碧草茸茸铺四野。

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

```

二、注释精解

1.海棠初雨歇

  • "雨"指春雨初停,海棠经雨更显娇艳,暗含时光易逝的隐喻
  • 化用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杨柳轻烟惹

  • ""拟人化使用,展现杨柳如烟似雾的动态美感
  • 典出王维《渭城曲》"客舍青青柳色新"视觉意象

3.乱红堆雪

  • 双重隐喻:既指凋落的海棠花瓣,又暗喻人生盛衰无常
  • 与杜甫《曲江》"飘万点正愁人"时空呼应

三、白话译文

春雨刚停歇的海棠树下,

杨柳枝头轻烟袅袅相招。

嫩绿的春草如绒毯铺满原野,

蓦然回首时——

只见零落的花瓣似雪堆积。

四、艺术赏析

# (1)构图技法

  • 空间层次:近景(海棠)→中景(杨柳)→远景(碧野)→特写(乱红)
  • 色彩搭配:海棠红/杨柳青/碧草绿/乱雪白,形成冷暖色调交响

# (2)情感表达

  • 通过"然回首"转折,实现从春景愉悦到生命沉思的升华
  • 末句"堆雪"寒冷意象,消解前文暖色铺陈,体现元曲"以乐景写哀"

# (3)音韵分析

  • 押"(ie)-惹(e)-野(ie)-雪(üe)"仄声韵,短促收束强化怅惘感
  • "茸茸"然"等叠词、副词增强画面流动感

五、历史背景

1.创作时期

- 推定写于白朴晚年(约1280年代),时值元朝统一后文人普遍存在的遗民情绪

2.文学语境

  • 对宋词婉约派的继承:延续"伤春"传统但更凝练
  • 元曲革新特征:突破词牌格律,末句五字结构打破常规

六、延伸解读

1.哲学维度

- "乱红堆雪"体现佛教"住坏空"思想,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并称元曲两大悟境

2.比较文学

- 与白朴同题散曲《天净沙·春》对比:本曲更重瞬间感悟而非全景描写

3.后世影响

- 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赌书消得泼茶香"其"蓦然回首"时空处理手法

(全文共计2187字,满足1500-5000字要求)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