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0     共 2540 浏览

一、原词呈现

词牌名:翠楼吟

作者:姜夔(南宋)

创作时间:淳熙丙午年冬(1186年)

原文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

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

二、词句注释

1.龙沙:典出《后汉书·班超传》,此处指边塞风光

2.汉酺初赐:南宋朝廷为庆贺战事胜利特赐军民聚饮

3.胡部曲:西域传入的乐曲,反映当时文化交融现象

4.素云黄鹤:化用崔颢《黄鹤楼》典故,暗含怀古之思

5.酒祓清愁:体现南宋文人以酒消愁的普遍心态

---

三、白话译文

【上阕】

边塞月色清冷,护城篱笆尘净,正值朝廷颁赐聚饮之时。

新改编的胡乐声中,听得见军帐内的将领笙歌。

高耸的楼阁上,朱红栏杆曲折环绕,碧绿檐角凌空飞展。

美人倩影,脂粉香气随风飘散,伴着寒夜微风。

【下阕】

这般景致,该有骑着黄鹤的词仙乘云而来,与君同游。

久久凝望玉石阶梯,慨叹芳草绵延千里。

体味这天涯羁旅的滋味。

唯有借酒消解愁绪,凭花磨灭英气。

看西山之外,暮色中仍见秋晴余晖卷帘而入。

---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空间建构:从"龙沙"边塞远景到"层楼"景,最终聚焦"帘栊"的近景,形成三维叙事空间
  • 声色交织:"毡幕歌吹"听觉印象与"檐牙飞翠"视觉画面构成通感修辞

# 2. 情感表达

  • 双线抒情:表层写武昌安远楼落成之喜,深层蕴藏家国忧患("尘清虎落"喻边防松懈)
  • 矛盾张力:"酒祓清愁"与"花销英气"文人面对时局的无力感

# 3. 风格特征

典型体现姜夔"空骚雅"的词风:

  • 意象选择:冷月、素云、芳草等洁净物象
  • 语言锤炼:"凝望久"三字浓缩时空停滞感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契机

1186年冬,姜夔赴汉阳探望嫁入汉阳的姐姐,适逢武昌新建安远楼,应友人邀约作词

2.时代特征

  • 南宋"隆兴和议"虚假太平景象
  • 文人在军事妥协政策下的复杂心态

3.词坛地位

该词开创"词纪事"新范式,其小序记载:"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

---

六、延伸解读

1.地理意象考

""指武昌樊山,与苏轼《前赤壁赋》形成地域文学呼应

2.音乐性分析

全词押仄韵(赐、吹、峙等),符合《翠楼吟》词牌"般涉调"商音特性

3.后世影响

清代浙西词派奉为典范,朱彝尊评:"一洗华靡,独标清绮"4.版本校勘

现存最早见于嘉泰二年(1202年)《白石道人歌曲》手抄本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