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其诗作因深刻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被誉为"史"。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时值"安史之乱"后吐蕃入侵、宦官专权的多事之秋,杜甫流寓成都已五年。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白话译文:
繁花临近高楼反令游子伤怀,正值国家动荡之际登高远眺。
锦江春色仿佛自天地间奔涌而来,玉垒山浮云演绎古今兴衰。
大唐政权如北极星不可撼动,吐蕃莫要妄想侵扰中原疆土。
可叹刘禅亡国之君竟享祭祀,暮色中我姑且吟诵《梁甫吟》。
---
1. 结构手法
2. 情感表达
3. 诗史价值
此诗被清代沈德潜评为"雄伟,笼盖宇宙"的杜诗上乘之作,其"沉郁顿挫"体现为:
---
1. 与同类作品比较
2. 文化影响
-后世评价:浦起龙赞其"宏势阔"现代学者视其为理解杜甫晚年思想的关键文本。
-现实意义:诗中"方多难"的忧患意识,对当代社会仍具警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