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4     共 2521 浏览

一、诗文标题与作者

标题解析

"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表明本诗为观舞后感怀之作,"并序"杜甫自撰的创作背景说明。标题包含三层信息:

1. 核心事件:观赏公孙大娘传人的剑器舞

2. 文体特征:"行"为乐府歌行体

3. 创作方式:序文与诗歌互为补充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陵野老"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是其晚年艺术成就的典范,现存《杜工部集》中。

二、原文与注释

序文节选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夔府:今重庆奉节

- 剑器:唐代健舞曲名,持剑而舞

诗文节选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色沮丧:形容观众震惊失色

- 低昂:天地随舞姿起伏

三、白话译文

序文大意:

在夔州官员元持宅中目睹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询问得知其为公孙大娘弟子,引发对开元盛世记忆。

诗文节选翻译:

当年公孙大娘舞剑名震天下,观众如潮惊叹不已,连天地都随之震动。剑光如后羿射落九日,身姿似群仙乘龙飞翔...

四、文学赏析

艺术特色

1. 时空对照:通过"昔"与"今"的对比,构建盛世记忆与安史之乱后的现实落差

2. 动静描写:"?如羿射九日落"迅捷与"来如雷霆收震怒"爆发力形成张力

3. 史诗笔法:将个人观舞体验升华为时代变迁的见证

情感脉络

  • 前八句:追忆公孙大娘舞技之绝
  • 中十句:描写李十二娘舞姿引发的联想
  • 后六句:抒发"风尘澒洞昏王室"忧国之思

五、文化延伸

剑器舞考证

根据《明皇杂录》,唐代剑器舞分"健舞"软舞",公孙大娘所演为西河剑器,属健舞体系,需真剑表演。

诗史价值

本诗与《江南逢李龟年》共同构成"开元盛世记忆双璧"被清代学者浦起龙评为"句句有剑气,字字含沧桑"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