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4     共 2524 浏览

一、诗歌标题与作者背景

标题解析

诗题"东游"点明友人行程方向,唐代长江中下游称"江东"结合诗中"阳渡"郢门山"等地理标识,可知送别地点在荆楚一带。标题未直接使用"别"字眼,而以动态的"游"弱化离愁,与诗中"离故关"的昂扬基调呼应。

作者生平

温庭筠(约812-866),晚唐"花间派"鼻祖,与李商隐并称"温李"诗作于大中十三年(859年)被贬江陵时期,时年47岁。其诗风突破早期绮丽风格,在羁旅送别题材中展现雄浑气象。

---

二、原文与格律分析

五言律诗原文

```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

格律特征

  • 押"删"(关、山、还、颜),平仄符合"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 颔联"风-初日"阳渡-郢门山"工整对仗
  • 颈联"江上-天涯"-孤棹"对比强烈

---

三、注释与白话译文

关键词注释

  • 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暗示战乱遗迹
  • 浩然:化用《孟子》"浩然之气"友人壮志
  • 汉阳渡:今武汉汉阳区古渡口,与"郢门山"(荆门山)相距千里,属诗歌空间浓缩手法

逐联译文

诗句现代汉语释义
荒戍落黄叶废弃的戍垒飘坠枯黄秋叶
浩然离故关你胸怀壮志离开旧日关隘
高风汉阳渡劲风鼓帆将送你至汉阳渡口
初日郢门山朝阳会迎你在荆门山巅
江上几人在江东故交有谁仍在守候
天涯孤棹还你如天边孤舟即将返航
何当重相见何时能再度聚首
樽酒慰离颜共饮杯中酒抚平离别愁容

---

四、艺术特色与意象体系

核心意象群

  • 时空对照
  • 近景"荒戍黄叶"衰败)与远景"风初日"(壮阔)
  • 瞬时"孤棹"永恒"天涯"

情感张力

突破传统送别诗的哀婉,通过三组矛盾构建独特意境:

1. 秋景萧瑟 vs 离情豪迈("叶"与"浩然")

2. 地理遥远 vs 精神相通(汉阳-郢门千里缩于一幅)

3. 现实孤寂 vs 未来期许("棹""相见")

---

五、文学史定位与对比鉴赏

纵向比较

- 不同于王勃"内存知己"意气,亦异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缠绵,温诗在悲凉中见雄健,体现晚唐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复杂心态

横向参照

与作者同期作品《商山早行》对比:

维度《送人东游》《商山早行》
意象选择大江高山等宏阔景象鸡声茅店等细微事物
情感基调悲壮慷慨孤寂惆怅
创作时期贬谪江陵(859年)投奔襄阳途中(约858年)

---

六、争议与学术探讨

版本差异

部分文献作《送人东归》,"游"归"之争反映对友人行程目的的不同理解:

  • "东游"说:强调漫游性质,符合唐代文人漫游风尚
  • "东归":联系温庭筠江南籍贯,或指友人返归故里

评价分歧

清代沈德潜盛赞"调最高"《唐诗别裁》),而当代学者指出颈联"江上几人在"显平弱,未能延续首联气势。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