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羔裘(出自《诗经·唐风》)
作者:无名氏(先秦民间集体创作)
原文: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
1.羔裘:小羊皮制成的贵族礼服
2.豹袪(qū):豹皮装饰的袖口(袪:袖口)
3.自:对待
4.我人:我们这些人
5.居居:通"倨倨"貌
6.褎(xiù):同"袖"
7.究究:冷酷无情状
8.维:因为
9.子之故/好:与你的旧交情/友好关系
---
(逐章对应翻译)
首章:
你穿着豹袖羔裘华服,
对待我们却傲慢十足。
难道没有其他选择?
只因顾念旧情缘故。
二章:
你披着豹袖羔裘盛装,
对待我们冷漠如霜。
难道没有他人可交?
只因珍视过往情长。
---
-失望→谴责→决绝:
由"人居居"痛心揭露
至"无他人"尖锐质问
终以"子之故"的无奈割舍
通过服饰符号批判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唐地属晋)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揭示阶级矛盾的激化。
---
1.地域特征:
唐风对应晋南地区,当地贵族多参与晋国公室权力斗争
2.时代语境:
约创作于公元前7世纪,晋献公时期"尽杀群公子"事件后,反映贵族与士人的关系恶化
3.礼制映射:
《周礼》规定"大夫服羔裘"但诗中贵族已违背"以礼御人"
---
1.文本争议:
2.比较研究:
3.文化影响:
成为后世"冠禽兽"文学意象的早期范本,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特别标注此篇的讽喻价值
---
1.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
2. 《诗集传》(宋·朱熹注)
3. 《诗经原始》(清·方玉润著)
4. 《国风集说》(现代·张树波编)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