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送上人》为中唐诗人刘长卿赠别诗僧灵澈之作,收录于《全唐诗》卷147。诗题中"人"特指德行高深的僧人,唐代文人常以此敬称方外之交。
作者:刘长卿(709-789),字文房,世称"刘随州"以五言诗见长,自诩"五言长城"其诗风凝练含蓄,多写贬谪漂泊之苦与隐逸之思,本诗作于诗人遭贬睦州司马期间(约778年)。
---
```text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体裁:五言绝句,仄起仄收式
*韵脚:"住"(去声七遇)、""去声六御),属邻韵通押
---
1.意象解码
2.关键词训诂
---
直译:
"孤云伴着野鹤飞翔,怎会在俗世停留?
不必购置沃洲山地,那处早已被世人知晓。"
意译:
"您如孤云野鹤般超脱,人间岂是久居之所?
真正的隐逸不在名山,沃洲已成趋炎附势之地。"
---
1.反套路送别
突破"折柳沾巾"的传统模式,以调侃语气表达挽留。后两句看似劝诫,实为对灵澈修行境界的期许
2.隐喻系统
意象 | 表层意义 | 深层批判 |
---|---|---|
沃洲山 | 隐逸圣地 | 被商业化的伪隐逸文化 |
时人 | 当代访客 | 附庸风雅的功利主义者 |
3.禅机辩证
"已知处"三字点破修行真谛——大隐不在于地理隔绝,而在于心灵不为外境所转,暗合慧能"佛法在世间"的南宗禅理
---
1.文学史坐标
此诗代表中唐"俗赠答诗"典型范式,相较王维《送别》("相送罢")的含蓄,更显世俗智慧,直接影响贾岛"鸟宿池边树"苦吟风格
2.现代启示
3.争议观点
部分学者认为"买"句含讥讽灵澈"山不深"之意,但更多研究指出这是挚友间的禅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