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4     共 2526 浏览

---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梧叶儿(属商调)

作者: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

原文

> 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

> 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

> 殃及杀愁眉泪眼。

---

二、注释与译文

# (注释)

1.锁雕鞍:锁住华美的马鞍,喻指留住离人

2.殃及杀:元人口语,意为"累坏"、"折磨透"3.愁眉泪眼:化用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

# (白话译文)

分离总是轻易,重逢却如此艰难,

谁能将你的坐骑永远羁绊?

春天即将逝去,游子仍未归还,

这段漫长等待,

早已憔悴了含泪的双眼。

---

三、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起承转合:前三句直抒别恨(起),四五句借景延宕(承),末两句突发狠语(转合)
  • 口语锤炼:"殃及杀"三字打破传统词曲雅言规范,体现元曲本色

# 2. 意象系统

  • 时间意象:"春将去"暗含《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时空错位感
  • 器物意象:"鞍"折射元代贵族游猎风俗

# 3. 情感张力

通过""与"难"的强烈对比,展现元代文人面对乱世离别的特殊心态,较之唐宋闺怨诗更具市井气息。

---

四、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

约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时关汉卿游历江南,目睹运河沿岸商旅离别场景

2.社会语境

  • 元代驿站制度发达催生大量羁旅文学
  • 科举中断使文人转向市井创作

3.文学史地位

此曲开创"调·梧叶儿"曲牌新范式,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如琼筵醉客

五、跨文本比较

对比维度关汉卿《梧叶儿》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抒情主体市井女子相国千金
时空处理模糊性留白具体场景铺陈
语言特质白话俚语文白相间

---

六、学术争鸣

1.主旨分歧

  • 周贻白《中国戏曲史》认为反映元代妇女生存困境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解读为文人自身漂泊写照

2.韵律争议

末句"眼"在《中原音韵》中属"寒山韵"前三句"桓欢韵"押现象,引发元代音韵学研究价值

---

七、文化衍生

1.戏曲改编

1958年北方昆曲剧院曾改编为折子戏,新增"千架下忆誓言"

2.当代诠释

2023年国家大剧院交响乐版沿用原词,通过马头琴音色强化草原文化基因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