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3     共 2532 浏览

一、原词呈现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

二、注释与译文

# (注释)

1.肥水:即淝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北

2.种相思:隐喻情根深种

3.丹青:指画像

4.红莲夜:元宵夜,因宋代元宵灯会多饰红莲灯

# (白话译文)

淝水向东奔流永无休止,悔不该当初种下这相思苦果。梦中的你比画像更模糊,却被山鸟啼声惊破残梦。

春草尚未泛绿,我的鬓发已染银霜。人间离别太久,反而麻木了悲伤。为何年年元宵灯火璀璨时,你我却在两地独自黯然神伤?

---

三、文学赏析

# 1. 情感结构

  • 时空交错:以"肥水东流"永恒意象,与"岁岁红莲夜"循环时间形成复调
  • 矛盾修辞:"不成悲"为至悲,"种相思"与"不合"构成情感张力

# 2. 艺术特色

  • 意象组合:流水(时间)、丹青(记忆)、红莲(现实)三重意象叠加
  • 声律设计:选用入声韵(期、思、啼、丝、悲、知),强化哽咽难言的声情效果

---

四、历史背景

1.创作时间:约庆元三年(1197年)元宵,距词人初遇合肥恋人已二十余载

2.社会语境:南宋元宵节盛行灯会(见《武林旧事》记载),反衬词人孤寂

3.姜夔生平:终生布衣,与合肥姐妹的恋情是其重要创作母题

---

五、词学价值

1.梦窗词先驱:开创以梦境重构记忆的抒情范式,影响吴文英等后世词人

2.清空说实践:张炎《词源》评其"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典型体现

3.情感考古:通过"夕"节令书写,完成对个人创伤记忆的仪式化处理

---

六、比较研究

对比维度本词特点参照作品(柳永《雨霖铃》)
时间处理循环时间观线性时间叙事
抒情方式含蓄内敛直白铺陈
节日运用反衬手法即时场景描写

---

七、后世影响

1.文学改编:当代作家白先勇《台北人》多处化用此词意境

2.学术研究: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考证本词为"合肥情事"系列代表作

3.传播接受:入选《宋词三百首》并衍生多个书法、绘画再创作版本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