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救风尘·赚煞
作者:关汉卿(元)
*原文:*
我则怕这负心的,闪赚了娇滴滴女裙钗。
恰便似鱼儿把钩吞在腹内,
急回头挣不脱丝纶系。
我每常几曾轻咳嗽,
眼皮儿厮挺起?
但有些儿动静,便把人提备。
则除是睡时节,
暂时间不睹是和非。
---
注释:
1. "闪赚"元代俗语,意为欺骗、辜负
2. "丝纶"钓鱼线,喻指束缚
3. "厮挺起":互相瞪视,形容警觉状态
4. "提备"提防戒备
白话译文:
我总担忧那负心汉,欺骗了柔弱单纯的女子。
就像鱼儿把钩饵吞进肚里,
急忙回头却挣不脱鱼线的束缚。
我平日何曾轻易出声,
连眼皮都时刻保持警觉?
只要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即加强戒备。
唯有在睡梦中,
才能短暂忘却世间的是非纠葛。
---
1.隐喻手法
以"吞钩"女子陷入感情陷阱,用"纶系"封建礼教束缚,双重意象揭示元代妓女的生存困境。
2.心理刻画
通过"咳嗽"眼皮厮挺"等细节,展现风尘女子高度警觉的生存状态,反映其如履薄冰的处境。
3.语言特色
---
1.元代妓女制度
据《青楼集》记载,元代官妓需承担"应官府",关汉卿通过杂剧《救风尘》系列揭露这一群体的悲惨命运。
2.创作关联
此曲为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楔子曲,主角赵盼儿作为清醒的风尘女子,与曲中描写的警惕心理形成互文。
3.社会思潮
元代文人地位下降,关汉卿等书会才人常以市井题材创作,此曲体现其对底层女性的深刻观察。
---
1. 有学者认为"煞"为"赚尾"属曲牌变体
2. 关于"纶"的象征意义存在两派观点:
---
1.女性意识萌芽
曲中女子虽处境艰难,但保持警觉的描写,隐含对自主意识的肯定,较同期作品更具进步性。
2.戏曲结构功能
作为楔子曲,其"钩"贯穿全剧,预示周舍诱骗宋引章的主线情节,体现关汉卿的缜密构思。
3.现代改编价值
2023年国家话剧院新版《救风尘》将此曲改编为主题歌,证明其跨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