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7     共 2524 浏览

一、词作原文

《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春幡:立春时妇女佩戴的彩胜饰物

2.西园:汉代上林苑别称,此处借指南宋故都汴京

3.黄柑荐酒:宋代立春习俗,以黄柑酿酒

4.解连环:典出《战国策》,喻难解愁绪

#白话译文

春天已然归来,看美人鬓边的春幡轻轻摇曳。突如其来的风雨,还不肯收尽残余的寒意。去年的燕子,今夜该梦回故都的西园了吧?我尚未备好立春的黄柑酒,更别说堆叠青韭春盘了。

可笑那东风从此忙碌,忙着吹开梅花、染绿柳枝,竟不得空闲。偶尔得闲,又来镜中催人白发。这连绵的清愁啊,试问谁能解得开?最怕看见花开花落,清晨塞北的大雁已先我归乡。

---

三、艺术赏析

# 1.意象运用

  • 双重时空建构:通过"春幡"园"等意象,将眼前立春景象与故国记忆叠合
  • 自然人格化:"笑东风"句赋予春风拟人化特征,强化时光流逝的焦虑

# 2.情感表达

  • 家国之思:"年时燕子"暗喻流落江南的北人,包含靖康之耻的隐痛
  • 生命意识:"朱颜""开花落"生命短暂性的双重叩击

# 3.语言特色

  • 善用虚词:"浑未办"传"生怕见"串联词句,形成婉转跌宕之势
  • 典故化用:青韭堆盘(《荆楚岁时记》)、解连环(《庄子》)的巧妙改造

---

四、历史背景

# 1.创作时间推定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应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前后,时辛弃疾闲居带湖,正值韩侂胄筹备开禧北伐前夕,词中"雁先还"暗指恢复无望的忧虑。

# 2.立春民俗映射

  • 宋代《东京梦华录》载:"春日...春盘内装生菜、青韭、羊角葱"
  • 词中"黄柑荐酒"缺失,暗示词人疏离于节日欢庆的孤独心境

---

五、延伸解读

1.词牌选择深意

《汉宫春》调本咏汉代宫闱故事,辛弃疾选用此调,隐含对朝廷偏安的讽喻。清人陈廷焯评:"慨遥深,非泛泛咏春之作。"2.同时期参照

可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对读,二者均采用"风雨—落花"意象群,构成辛词特有的"恨"范式。

3.后世影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指出:"稼轩《汉宫春》等阕,章法绝妙,而语语有境界。"以日常节令写重大主题的手法,开创了豪放词新境界。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