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1.春幡:立春时妇女佩戴的彩胜饰物
2.西园:汉代上林苑别称,此处借指南宋故都汴京
3.黄柑荐酒:宋代立春习俗,以黄柑酿酒
4.解连环:典出《战国策》,喻难解愁绪
春天已然归来,看美人鬓边的春幡轻轻摇曳。突如其来的风雨,还不肯收尽残余的寒意。去年的燕子,今夜该梦回故都的西园了吧?我尚未备好立春的黄柑酒,更别说堆叠青韭春盘了。
可笑那东风从此忙碌,忙着吹开梅花、染绿柳枝,竟不得空闲。偶尔得闲,又来镜中催人白发。这连绵的清愁啊,试问谁能解得开?最怕看见花开花落,清晨塞北的大雁已先我归乡。
---
---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应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前后,时辛弃疾闲居带湖,正值韩侂胄筹备开禧北伐前夕,词中"雁先还"暗指恢复无望的忧虑。
---
1.词牌选择深意
《汉宫春》调本咏汉代宫闱故事,辛弃疾选用此调,隐含对朝廷偏安的讽喻。清人陈廷焯评:"慨遥深,非泛泛咏春之作。"2.同时期参照
可与《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对读,二者均采用"风雨—落花"意象群,构成辛词特有的"恨"范式。
3.后世影响
王国维《人间词话》指出:"稼轩《汉宫春》等阕,章法绝妙,而语语有境界。"以日常节令写重大主题的手法,开创了豪放词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