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天晓角·梅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
---
1.春威折:初春寒威减弱,暗喻梅花凌寒绽放的顽强
2.脉脉:含情凝视貌,赋予梅花拟人化特质
3.数枝雪:以雪喻梅,突出其皎洁纯净
4.胜绝:风景极致之美与愁绪极致之深的矛盾统一
暮色初晴寒风渐止,一夜之间春寒锐减。疏朗的梅枝在淡远天空下含情静立,浮云往来间,几枝白梅如雪绽放。
美景至极处,愁思亦至深时,这般心绪能与谁诉说?唯有天边两行低飞的大雁,知晓有人独倚画楼,凝望月下梅影。
---
---
此词应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约1186-1193年),其《石湖词》多在此阶段完成。时值南宋偏安政局稳定期,文人普遍转向自然审美寄托。
---
1.词牌创新:将原用于边塞题材的《霜天晓角》转向咏物
2.承前启后:上承姜夔《暗香》《疏影》的清空特质,下启王沂孙咏物词的寄托手法
3.跨媒介影响:明代画家沈周曾据此词创作《石湖梅月图》
---
1.比较阅读:与陆游《卜算子·咏梅》的"落成泥"相比,范词更显含蓄克制
2.当代价值:词中"绝愁绝"辩证思维对现代人处理完美主义焦虑具有启示
3.文化符号:苏州石湖景区现存"月亭"即取意本词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