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4     共 2524 浏览

一、原曲呈现

曲牌名:梧叶儿(属商调)

作者:张可久(元代散曲家)

原文

> 肘后黄金印,樽前白玉卮。

> 跃马少年时,巧手穿杨箭。

> 痴儿不解事,老鹤独忘机。

> 说甚的,黄鸡白酒渔樵计。

二、注释与译文

# 1. 重点词汇注释

  • 肘后黄金印:典出《晋书·周顗传》,喻显赫官位
  • 白玉卮:汉代贵族酒器,象征奢华生活
  • 穿杨箭:化用养由基百步穿杨典故
  • 老鹤忘机:源自《列子·黄帝》,指超脱世俗

# 2. 白话译文

> 腰间悬过黄金官印,宴席捧过白玉酒杯,

> 也曾是纵马飞驰的少年郎,箭术精湛百发百中。

> 如今笑看世人追逐名利,唯如老鹤淡泊忘机,

> 何必再提,不如归去煮黄鸡饮浊酒,做个渔樵闲人。

三、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采用"昔对比"线结构:

  • 上阕(前四句):铺陈年少辉煌(黄金印/白玉卮/穿杨箭)
  • 下阕(后三句):转写暮年超脱(忘机/渔樵计)

# 2. 修辞特色

  • 意象群对立:"黄金印"vs"鸡酒"白玉卮"vs"渔樵计"
  • 时空压缩:40字跨越数十年人生历程

# 3. 情感脉络

完成"豪情→幻灭→顿悟"阶递进,末句"甚的"字蕴含元代文人特有的疏狂与无奈。

四、历史背景

# 1. 创作年代推定

据《小山乐府》收录顺序,应作于张可久晚年(约1330年后),时值元代后期社会动荡期。

# 2. 元代文人心态

  • 科举中断:1313年恢复科举前,汉族文人晋升通道受阻
  • 散曲兴起:成为知识分子抒发苦闷的重要载体

# 3. 张可久个人经历

曾任绍兴路吏等微职,终生未获重用,此曲可视为其"精神自传"### 五、延伸解读

# 1. 道家思想体现

"忘机"一词在张可久作品中出现17次,反映其对《庄子》"忘"境界的追求。

# 2. 同时期作品对比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比较:

维度《梧叶儿·感旧》《天净沙·秋思》
情感基调理性超脱凄婉哀伤
时空处理线性叙事蒙太奇拼贴

# 3. 后世评价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如瑶天笙鹤,既清且新"。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