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6       共计:2520 浏览

一、原典呈现

篇名:《白驹》(《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作者:无名氏(周代集体创作)

原文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二、词句注释

1.皎皎:洁白光亮貌,《毛传》:"洁白之马"

2.絷维:絷(zhí)为绊马足,维为系马缰,引申为挽留

3.贲然:《郑笺》:"饰也"马匹装饰华美

4.生刍:新鲜草料,《正义》:"示薄礼而情厚"5.遐心:疏远之心,与"玉尔音"形成对照

---

三、现代译文

(第一节)

雪白骏马踏光来,啃食我田嫩苗秧。

绊住马足系缰绳,只为留驻这时光。

心中所思那个人,可在此处得安详?

(第二节)

雪白骏马毛色亮,啃食我田豆叶香。

双重绳索紧拴系,但求今夜共徜徉。

心中所思那个人,可作宾朋聚华堂?

(第三节)

雪白骏马佩饰新,疾驰而至显贵身。

本为公侯尊贵客,安乐无度失本真。

劝君收敛游冶心,莫要隐遁负君恩。

(第四节)

雪白骏马归深谷,唯留青草表寸心。

其人德行如玉洁,莫吝音信如金珍。

休生疏远隔阂意,长存旧谊见情深。

---

四、文学赏析

# 1. 意象系统

  • 白驹:三重象征意义

    具象:周代贵族使用的白色礼聘之马

    隐喻: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庄子》"驹过隙"典出此篇)

    引申:贤者隐逸的载体(朱熹《诗集传》"者乘白驹而去"#### 2. 结构艺术

    全篇采用"复沓递进"手法:

  • 四章均以"皎皎白驹"兴,形成回环韵律
  • 场景从"场苗""谷"暗示时间推移与空间转换
  • 情感由"留"到"劝诫"再到"忆"呈现心理曲线

# 3. 修辞特征

  • 比兴交织:以饲马细节引出人际交往("刍一束"薄礼厚情)
  • 虚实相生:末章空谷白驹与"如玉"构成视觉-品德的通感转换

---

五、历史背景

# 1. 创作年代考

  • 据《毛诗序》:"刺宣王也"属西周晚期(约公元前8世纪)
  • 出土青铜器"驹尊"1955年陕西眉县出土)印证周代白驹用作重要聘礼

# 2. 礼制映射

  • "尔公尔侯"反映西周爵位制度
  • "贲然来思"对应《周礼·夏官》"马八尺以上为龙"礼仪规范
  • 诗中三次出现的"絷维",与《仪礼·聘礼》"束帛加璧"留客礼制相符

---

六、学术争议

1.主题分歧

  • 汉代今文经学派认为讽谏君王留贤(《盐铁论》引此诗为证)
  • 宋代疑古派解读为朋友惜别(朱熹"贤者去而不可留"说)
  • 现代闻一多提出婚恋说,认为"人"指新婚者

2.文字校勘

- "豫无期"写本作"预无期"玄注"本作预" - "金玉尔音"石经残碑作"无金玉尔音"否定词演变

---

七、文化影响

1.文学传承

  • 曹植《白马篇》"饰金羁"的意象嬗变
  •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化用

2.哲学启示

  • 道家"驹过隙"时空观(《庄子·知北游》)
  • 儒家"贤"思想的诗性表达(《孟子》引此诗论招贤)

3.民俗遗存

今陕西扶风地区仍保留"刍迎客"的古礼遗风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