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白驹》(《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作者:无名氏(周代集体创作)
原文: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1.皎皎:洁白光亮貌,《毛传》:"洁白之马"
2.絷维:絷(zhí)为绊马足,维为系马缰,引申为挽留
3.贲然:《郑笺》:"饰也"马匹装饰华美
4.生刍:新鲜草料,《正义》:"示薄礼而情厚"5.遐心:疏远之心,与"玉尔音"形成对照
---
(第一节)
雪白骏马踏光来,啃食我田嫩苗秧。
绊住马足系缰绳,只为留驻这时光。
心中所思那个人,可在此处得安详?
(第二节)
雪白骏马毛色亮,啃食我田豆叶香。
双重绳索紧拴系,但求今夜共徜徉。
心中所思那个人,可作宾朋聚华堂?
(第三节)
雪白骏马佩饰新,疾驰而至显贵身。
本为公侯尊贵客,安乐无度失本真。
劝君收敛游冶心,莫要隐遁负君恩。
(第四节)
雪白骏马归深谷,唯留青草表寸心。
其人德行如玉洁,莫吝音信如金珍。
休生疏远隔阂意,长存旧谊见情深。
---
具象:周代贵族使用的白色礼聘之马
隐喻: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庄子》"驹过隙"典出此篇)
引申:贤者隐逸的载体(朱熹《诗集传》"者乘白驹而去"#### 2. 结构艺术
全篇采用"复沓递进"手法:
---
---
1.主题分歧:
2.文字校勘:
- "豫无期"写本作"预无期"玄注"本作预" - "金玉尔音"石经残碑作"无金玉尔音"否定词演变
---
1.文学传承:
2.哲学启示:
3.民俗遗存:
今陕西扶风地区仍保留"刍迎客"的古礼遗风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