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王孙·秋江送别
[宋] 辛弃疾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
---
1.词牌溯源:"忆王孙"源自《楚辞·招隐士》"孙游兮不归"唐代演变为固定词牌,多用于抒写离愁。
2.典故解析:
3.意象体系:秋江(空间苍茫)、落晖(时间流逝)、秋雁(永恒见证)构成三维抒情场域
---
(逐句对应式翻译)
登临山水目送友人归去 → 人间至悲莫过于活生生别离 → 不必因夕阳西沉徒增怅惘 → 古人早已悟透聚散无常 → 唯见秋雁年复一年掠过苍穹
---
采用"度转折法"
通过三重对比制造震撼:
---
根据词中"临"意象及悲怆格调,应作于1181-1182年闲居带湖期间:
---
1. 纵向比较:
2. 横向影响:
现存主要差异:
1. 明代毛晋刻本作"登临怨落晖"
2. 《永乐大典》残卷记为"向登临怨落晖"
3. 现代校勘主张保持"不用"决绝语气更符合作者性格
---
1. 书法艺术:元代赵孟頫曾以行草书写本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 当代诠释:2023年国家大剧院将其改编为古琴与管弦乐交响诗
3. 教育应用: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宋词审美》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