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2     共 2523 浏览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庆东原(双调)

作者:白朴(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

原文

```

忘忧草,含笑花,

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

那里也良谋子牙?

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

一夕渔樵话。

```

---

二、注释精解

1.忘忧草:即萱草,古人认为种植此草可忘忧

2.含笑花:木兰科植物,花如含笑状,象征超脱

3.冠宜挂:暗用"挂冠"典故,指辞官归隐

4.陆贾:西汉辩士,曾凭口才说服南越王归汉

5.子牙:姜子牙,周朝开国谋臣

6.张华:西晋政治家,《博物志》作者,以豪饮著称

---

三、白话译文

(采用散文化意译)

看那忘忧的萱草,含笑的木莲,都在劝你早些辞官归田。

历史上能言善辩的陆贾今在何处?

足智多谋的姜尚又在哪里?

豪气干云的张华可还寻得见?

千古兴亡的是非功过,

最终都化作渔夫樵子夜话的谈资。

---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起兴手法:以花草意象破题,形成"物我对话"独特视角
  • 排比设问:连续三个"那里也"递进式诘问,强化历史虚无感
  • 卒章显志:末两句收束全篇,体现元代文人典型的历史观

# 2. 思想内涵

  • 隐逸主题:继承马致远《秋思》传统,但更具劝世意味
  • 历史反思:通过消解历史英雄的存在价值,表达对现实政治的疏离
  • 语言张力:表面旷达的文字下暗含"说还休"的悲愤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时期:约作于白朴晚年(1280-1290),时元朝统治已趋稳固

2.社会语境

  • 科举制度长期废止(1315年才恢复)
  • 汉族文人普遍存在"隐矛盾"

    3.个人经历

  • 其父白华为金朝官员,蒙古灭金后终身不仕
  • 白朴本人拒绝史天泽举荐,实践了曲中主张

---

六、延伸探讨

1.曲牌特色

  • 《庆东原》属北曲双调,句式灵活(此作为6-6-7-5-5-5-5-5)
  • 白朴突破常规,将说理内容注入传统小令

2.比较研究

  • 与关汉卿《四块玉·闲适》对比:同写隐逸,白作更具哲学深度
  • 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参照:不同视角的历史批判

3.现代启示

  • 对功名价值的解构具有跨时代意义
  • 生态意象的运用体现早期"天人合一"思想

---

七、学术争议

1.主旨分歧

- 周德清《中原音韵》认为属"隐派" - 当代学者王季思指出存在"洒脱与内心的挣扎"

2.系年问题

- 现存最早见于《阳春白雪》前集,具体创作时间仍有争议

3.异文校勘

- 明代《雍熙乐府》本"闻早"作"及早"微殊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