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牌名:水仙子
作者:张养浩(元代)
原文: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
注释:
1.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2.芰荷:菱角与荷花,代指水生植物
3.飐(zhǎn):风吹物颤动貌
白话译文:
江南的江水倒映着晴空山雾,两岸民居的雕檐画栋相连成片。
秋日的菱荷丛中光影疏淡,可见沙鸥反复翩跹起舞。
香风卷动十里长街的珠帘,
彩绘游船自天边驶来,酒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这江南美景啊,令人沉醉至极!
---
通过"水"画檐"芰荷"鸥"等典型江南意象,构建出立体化的视觉图谱。其中"香风十里珠帘"采用通感手法,将嗅觉与视觉交融。
本曲遵循《水仙子》曲牌"七七七五七七五"句式,平仄相间。韵脚"岚、檐、淡、三、帘、飐、南"《中原音韵》监咸韵,呈现绵长悠远的音韵效果。
---
据《云庄乐府》记载,此曲应作于张养浩辞官归隐期间(约1314-1320年),是其《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中江南题材代表作。
元代实行漕运政策,江南商业繁荣。曲中"船儿"酒旗儿"正是当时运河商贸、市井文化的真实写照。张养浩曾任监察御史,对江南民生有深刻观察。
此曲突破传统散曲多写闺怨、隐逸的题材局限,开创了以散曲咏地方风物的新范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并称"元曲双璧
当代学者认为"杀江南"强烈情感表达,实为对官场黑暗的间接批判,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忧民思想一脉相承。
此曲成为后世江南文化宣传的经典文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曾以其为灵感创作多媒体展项。
---
关于"秋光淡"指向存在两种观点:
1. 实指秋季(俞平伯《元曲释词》)
2. 虚指江南气候温润,四季如秋(王国维《戏曲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