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词》作为组诗第三首,收录于《唐诗三百首》,是中唐诗人王建的代表作。王建一生困顿潦倒,晚年方任小吏,其诗多关注底层生活,以白描手法见长。
---
原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分行注释:
---
新娘婚后第三日走进厨房,
洗净双手精心熬制羹汤。
因不熟悉婆婆饮食口味,
盛好先请小姑品尝评量。
---
1. 社会风俗的微型画卷
诗中"入厨"唐代婚俗的实录,清代《儒林外史》仍有记载,反映古代新娘需通过厨艺展示持家能力的传统。
2. 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洗手"的仪式感与"遣"的谨慎,生动展现新嫁娘既紧张又聪慧的形象。选择小姑而非丈夫尝汤,暗含对男尊女卑社会的适应策略。
3. 白描艺术的巅峰之作
全诗无华丽辞藻,仅用20字完成场景、动作、心理的三重呈现,达到沈德潜所言"到真处,一字不可易"的境界。
---
1. 组诗整体关联
本诗为《新嫁娘词三首》之三,前两首描写婚礼当日的索财、拜亲场景,与本诗共同构成完整的婚俗叙事链。
2. 女性地位的折射
诗中新娘的忐忑反映唐代妇女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生存压力,其智慧周旋亦是对礼教约束的柔性反抗。
3. 比较文学视角
与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的洞房场景形成呼应,二者并称唐代婚姻题材"双璧"均以细节传递深刻社会观察。
4. 现代启示价值
诗中人际沟通智慧(如间接了解需求)仍具现实意义,堪称古代情商教育的典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