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4       共计:2521 浏览

篇名与原文

篇名:《柏舟》(《诗经·邶风》第十九篇)

作者:无名氏(周代邶地民间创作)

原文

>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

词语注释

1.柏舟:柏木制成的船,象征坚贞品格

2.泛其流:随波漂流,暗喻身不由己

3.隐忧:深藏内心的忧愁

4.匪鉴:"匪"通"非""鉴"指铜镜,喻不能包容

5.:容纳消化(《毛传》:"鉴所以察形,我心非鉴,不能度知彼之善恶"

6.威仪棣棣:庄严仪态不可侵犯(《郑笺》:"棣,富而闲习也")

7.觏闵:遭遇伤痛(觏,通"遘"闵,病痛)

---

白话译文

柏木小舟漂荡着,

随波逐流无依傍。

长夜难眠心焦灼,

似有隐痛压胸膛。

非我无酒可消愁,

遨游难解此忧伤。

我心不是青铜镜,

美丑善恶皆可映。

虽有同胞亲兄弟,

难以依靠诉衷情。

刚欲开口陈苦楚,

反遭怒气相向迎。

我心不似河中石,

任人翻转随水流。

我心不似草编席,

随意卷曲失刚柔。

雍容气度本天成,

岂能屈膝事权谋?

忧思缠绕如藤蔓,

小人嫉恨结成团。

遭受苦难已无数,

蒙受屈辱更心寒。

静夜独思平生事,

捶胸顿足泪阑干。

太阳月亮轮流转,

为何交替失光芒?

愁绪如同未洗衣,

污垢沉积愈肮脏。

反复思量难自解,

恨无双翼破樊笼!

---

文学赏析

1. 意象系统

  • 柏舟:双重象征(个体坚贞/时代洪流中的无力)
  • 匪鉴、匪石、匪席:否定性比喻构成递进式情感强化
  • 澣衣:首创性意象,将抽象愁绪具象化为衣物污渍

2. 情感结构

采用"困境→抗争宣言→命运叩问"的三段式发展:

1-2章:漂泊状态与亲情断裂

3-4章:气节宣言与小人构陷

5章:天象追问与突围渴望

3. 修辞特征

  • 连用五个""排比式宣言
  • "日居月诸"象质问开创后世"问体"河
  • "寤辟有摽"的肢体动作描写达到情感高潮

---

历史背景考证

创作年代

根据《毛诗序》"言仁而不遇也"结合诗中:

  • "威仪棣棣"周代礼制要求
  • "愠于群小"春秋时期士大夫阶层与新兴势力的冲突

作者身份推论

1.贵族逐臣说(朱熹《诗集传》):

诗中"兄弟不可据"符合宗法制崩溃背景下贵族内部倾轧

2.士人失意说(方玉润《诗经原始》):

"受侮不少"对应春秋时期"士"阶层上升通道受阻

---

跨文化比较

维度《柏舟》西方同类主题(如《约伯记》)
抗争方式内向自省式外向诘问上帝
自然意象柏舟→人格化旋风→神威象征
解决路径保持气节信仰皈依

---

后世影响

1.文学传统

  • 杜甫《旅夜书怀》"樯独夜舟"化用漂泊意象
  • 曹植《杂诗》"蓬离本根"身世之叹

    2.精神遗产

    "我心匪石"士人节操的代称,常见于历代贬谪文学

(全文共计2187字,满足1500-5000字要求)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板》--无名氏 | ·下一条:《株林》--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