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
少年时逢春如饮烈酒般酣畅,头插鲜花策马痛饮千杯。
如今年迈面对春光却似醉酒不适,只剩茶盏香烟相伴窗边。
狂风卷尽落花仍未停息,莫要怨恨——花开本就依赖春风滋养。
试问谁能见证春天归去?唯有飞燕,在夕阳中与归春相逢。
---
词句片段 | 情感内核 | 表现手法 |
---|---|---|
"少日春怀似酒浓"青春恣意 | 比喻夸张 | |
"老去逢春如病酒" | 迟暮惆怅 | 通感隐喻 |
"元自要春风"豁达释然 | 自然哲理 |
---
根据词中"去"表述及闲居意象,应作于1182-1192年间辛弃疾遭劾落职、隐居江西带湖时期,此时作者42-52岁,正值壮志难酬的人生低谷。
---
1.与苏轼《定风波》对比
维度 | 辛词 | 苏词 |
---|---|---|
核心情绪 | 年华易逝的慨叹 | 超然物外的旷达 |
春意象运用 | 作为生命阶段的参照系 | 作为风雨考验的背景板 |
2.词牌选择深意
选用《定风波》词牌暗含"平息人生风波"之意,与内容形成反讽:外在的"春"风景与内在的"心潮难平"构成张力。
3.后世评价辑录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阕愈唱愈高,是稼轩本色" - 现代学者叶嘉莹:"在伤春传统中开出理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