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6       共计:2520 浏览

一、诗经原文

篇名:皇皇者华

作者:无名氏(《诗经》集体创作)

出处:《小雅·鹿鸣之什》

原文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

二、词语注释

1.皇皇:光华灿烂貌,《毛传》释为"犹煌煌也"2.原隰(xí):高平曰原,低湿曰隰

3.駪駪(shēn):众多疾行貌,《说文》:"马众多行貌"

4.靡及:不及,指忧虑不能完成任务

5.六辔:古代四马之车各二辔,两骖马内辔系于轼,故御者执六辔

6.咨诹(zōu):咨询访问,《说文》:"谋也

三、白话译文

灿烂绽放的鲜花,

开满高原和洼地。

匆匆奔走的使者,

常怀未达的焦虑。

我的马儿是骏驹,

六条缰绳润如脂。

驱车奔驰不停息,

遍访贤士求良计。

(后三段结构相似,分别以骐、骆、骃三种马匹起兴,反复强化主题)

---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 重章叠句:四章仅变换马匹名称(驹/骐/骆/骃)与咨询动词(诹/谋/度/询),形成递进式咏叹
  • 比兴手法:以"皇者华"起兴,喻使者肩负使命的光明正大

# 2. 意象系统

  • 马匹意象:通过驹(少壮马)、骐(青黑马)、骆(白鬣马)、骃(浅黑马)的演变,暗示行程的延续
  • 辔绳描写:如濡(湿润)/如丝(柔顺)/沃若(光泽)/既均(协调),展现驾驭的从容

# 3. 情感表达

末句"爰咨询"的重复,强化了"采众议"的治国理念,与《尚书》"于四岳"形成互文

---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

据《毛诗序》载,当为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年)作品,反映"使求贤"的政治实践

2.制度渊源

  • 与《周礼·秋官》"行人"职掌相印证
  • "五询"(诹/谋/度/询/咨)的诗歌化呈现

3.政治隐喻

汉代郑玄注:"臣以皇华之诗为节,明君德使臣之礼

六、学术争鸣

1.主旨分歧

  • 传统派(朱熹《诗集传》):"君遣使臣之诗"
  • 新解派(闻一多):可能是古代聘问仪式的乐歌

2.文字考辨

  • "駪駪"在齐诗版本作"莘"体现方言差异
  • "骃"字在青铜器铭文中多作"阴"文字演变

3.现代阐释

当代学者提出"性反复",认为四章变化对应不同祭祀环节

---

七、文化影响

1.外交典故

"皇华"成为使节代称,如唐代杜甫《送杨六判官》"皇华吾善处"2.日本受容

现存最古汉籍《文选》抄本即含此诗,影响日本遣唐使文化

3.教育传承

清代《诗经传说汇纂》将其列为"使臣之范本

八、比较研究

比较维度《皇皇者华》《小雅·四牡》
主题遣使求贤劳使述怀
修辞物象递变时序推移
情感责任焦虑思乡之情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白驹》--无名氏 | ·下一条:《皇矣》--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