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皇皇者华
作者:无名氏(《诗经》集体创作)
出处:《小雅·鹿鸣之什》
原文: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
1.皇皇:光华灿烂貌,《毛传》释为"犹煌煌也"2.原隰(xí):高平曰原,低湿曰隰
3.駪駪(shēn):众多疾行貌,《说文》:"马众多行貌"
4.靡及:不及,指忧虑不能完成任务
5.六辔:古代四马之车各二辔,两骖马内辔系于轼,故御者执六辔
6.咨诹(zōu):咨询访问,《说文》:"谋也
灿烂绽放的鲜花,
开满高原和洼地。
匆匆奔走的使者,
常怀未达的焦虑。
我的马儿是骏驹,
六条缰绳润如脂。
驱车奔驰不停息,
遍访贤士求良计。
(后三段结构相似,分别以骐、骆、骃三种马匹起兴,反复强化主题)
---
末句"爰咨询"的重复,强化了"采众议"的治国理念,与《尚书》"于四岳"形成互文
---
1.创作年代:
据《毛诗序》载,当为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年)作品,反映"使求贤"的政治实践
2.制度渊源:
3.政治隐喻:
汉代郑玄注:"臣以皇华之诗为节,明君德使臣之礼
1.主旨分歧:
2.文字考辨:
3.现代阐释:
当代学者提出"性反复",认为四章变化对应不同祭祀环节
---
1.外交典故:
"皇华"成为使节代称,如唐代杜甫《送杨六判官》"皇华吾善处"2.日本受容:
现存最古汉籍《文选》抄本即含此诗,影响日本遣唐使文化
3.教育传承:
清代《诗经传说汇纂》将其列为"使臣之范本
比较维度 | 《皇皇者华》 | 《小雅·四牡》 |
---|---|---|
主题 | 遣使求贤 | 劳使述怀 |
修辞 | 物象递变 | 时序推移 |
情感 | 责任焦虑 | 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