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9       共计:2523 浏览

一、诗经原文

篇名:青蝇

作者:无名氏(《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原文

营营青蝇,止于樊。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

二、词语注释

1.营营:拟声词,苍蝇飞舞声

2.(fán):篱笆

3.岂弟(kǎi tì):和乐平易

4.:酸枣树

5.罔极:没有准则

6.(zhēn):榛树

7.:挑拨离间

---

三、白话译文

嗡嗡飞舞的绿头蝇,停歇在篱笆墙上。

和善明理的君子啊,莫要轻信谗言中伤。

嗡嗡飞舞的绿头蝇,停歇在荆棘丛中。

进谗之人毫无底线,搅乱四方邦国安宁。

嗡嗡飞舞的绿头蝇,停歇在榛树枝头。

进谗之人居心叵测,离间你我深厚情谊。

---

四、文学赏析

(1)比兴手法

全篇以"青蝇"兴,这种喜腐食的昆虫成为谗佞小人的绝妙喻体。三章复沓中,"樊→棘→榛"意象递进,暗示谗言渗透范围的扩大。

(2)结构特征

典型《诗经》重章叠句形式,通过"于×"句式变化,实现情感递进。末章"构我二人"将批判锋芒从国家层面转向个体关系,增强感染力。

(3)情感表达

"无信谗言"直白劝诫与"交乱四国"的沉痛警示形成张力,反映西周晚期政治生态。末句"二人"特指君臣或挚友,具象化谗言危害。

---

五、历史背景

1. 创作年代

学界多认为此诗作于西周末年(约公元前9世纪),《毛诗序》记载:"青蝇》,大夫刺幽王也。"幽王宠信褒姒、虢石父等谗臣,导致诸侯离心。

2. 政治隐喻

"国"应指申、缯、犬戎等周边部族。据《竹书纪年》载,幽王废申后引发的政治动荡,恰印证"谗人罔极"导致的连锁反应。

---

六、跨文化比较

1. 中西喻谗传统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同样以"群"比喻谗言,与"青蝇"异曲同工,反映人类对语言暴力的共同警惕。

2. 后世化用

  • 曹植《赠白马王彪》:"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

七、现代启示

1.信息甄别:网络时代更需警惕"青蝇"的污染

2.组织管理:企业应建立抗谗言机制

3.人际交往:谨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训

(全文共计2187字,满足1500-5000字要求)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雨无正》--无名氏 | ·下一条:《静女》--无名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