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江城子
标题:西城杨柳弄春柔
作者:北宋·秦观
原文: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1.西城杨柳弄春柔
2.曾为系归舟
- 化用刘禹锡《杨柳枝》"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3.碧野朱桥
- 对往昔与友人同游场景的具象化描写,色彩对比强烈
4.韶华不为少年留
- 直接抒发青春易逝的哲学思考,体现秦观词"词心细腻"
---
西城的杨柳在春风中轻柔摆动,牵动我离别的忧愁,泪水难以抑制。还记得当年多情的杨柳,曾为游子系住归舟。那绿野红桥的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故人不见,唯见江水空流。
青春不会为少年停留,这悠悠恨意何时才能罢休?在这柳絮纷飞、落花满地的时节,我独登高楼。即便把整个春江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我心中无限的哀愁。
---
1.意象组合
2.修辞手法
3.声律分析
1. 触景生情(杨柳引愁)
2. 追忆往昔(朱桥旧事)
3. 哲理升华(韶华易逝)
---
1.创作时间
- 约作于元祐年间(1086-1093),秦观因党争被贬离京前夕
2.社会语境
3.作者境遇
- 此时秦观尚未经历后期贬谪苦难,但已显露敏感忧郁的词风
---
1.词学地位
2.后世影响
3.现代启示
---
1.异文对照
2.笺注参考
- 唐圭璋《全宋词》采用《淮海居士长短句》为底本
- 徐培均《秦观词新释辑评》指出此词可能存在政治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