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3 10:53:14       共计:2214 浏览

一、姓氏简介:这个“易”字不简单

提起“易”字,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易经》,但其实作为姓氏的“易”(拼音:Yì)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9位,属于典型的中等规模姓氏,但它的历史分量绝对不容小觑。

三大主要来源说

1.姬姓分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以封地"易"为氏

2.官职得姓:西周时期掌管《易经》卜筮的"易官"

3.地名演变:河北易水流域居民以水名为姓

有趣的是,在湖南方言中,“易”常被念作“Yā”,这个方言特征甚至成了辨认老乡的暗号。当代易姓人群最集中的省份,咱们后文会专门用数据说话。

二、发展历史:三千年姓氏漂流记

1. 先秦萌芽期

最早的易姓记载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左传》里就出现过易牙(没错,就是那个把儿子烹给齐桓公吃的厨神),不过学界对他是否姓易还有争议。更可靠的记载是战国时燕国易水畔的居民开始以地为姓。

2. 汉唐发展期

汉代易姓开始向南迁徙,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竹简中就有“易氏”记载。到唐代,江西、湖北成为新的聚居地——这个时期有个著名人物叫易重,是唐武宗会昌五年的状元,当时有“八百进士易为首”的说法。

3. 宋元爆发期

宋朝人口南迁使易姓在湘赣地区扎下深根。根据《宜春易氏宗谱》记载,仅江西宜春一地,南宋时就聚居着二十余支易氏家族。元代易姓开始进入广东,形成了“湖广填四川”前的南方分布格局。

三、人口分布:大数据里的易姓地图

截至最新统计(2023年),全国易姓人口约98万,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

排名省份占比特色聚居地
1湖南38.7%长沙、岳阳、衡阳
2四川21.2%成都、绵阳、南充
3湖北12.5%武汉、荆州、黄石
4江西9.8%宜春、吉安、南昌
5广东6.3%梅州、韶关、广州

特别说明:重庆直辖后,原川东易姓人口划归重庆,使重庆成为易姓密度最高的直辖市(占当地人口0.26%)。

四、名人谱系:跨越时空的易氏星辰

古代篇

  • 易祓:南宋礼部尚书,著有《周官总义》二十卷,是研究周代礼制的权威著作
  • 易元吉:北宋画家,以画猿猴著称,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聚猿图》
  • 易绍宗:明代抗倭名将,在福建沿海筑城防御,现存有其亲笔题刻的“誓与城存亡”石碑

近现代篇

  • 易白沙(1886-1921):新文化运动先驱,最早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思想家
  • 易培基(1880-1937):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文物鉴定大家
  • 易中天(1947- ):当代著名学者,《百家讲坛》最具影响力的主讲人之一

说到易中天教授...(稍作停顿)不知道您发现没有?易姓名人有个有趣的特点——文化学者占比特别高,这可能与“易”字本身携带的文化基因有关。

五、冷知识补给站

1.易姓与《易经》:虽然读音相同,但多数易姓族谱明确记载与《易经》无关

2.特殊的宗祠文化:湖南浏阳易氏宗祠有“三不拜”规矩——雨天不拜、午后不拜、衣冠不整不拜

3.海外分布:马来西亚槟城有完整的易氏宗亲会,祖籍多来自广东梅州

(思考了一下)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如果您遇到姓易的朋友,不妨问问他们家有没有“五行字辈”——很多易氏家族仍保持着“金木水火土”循环取名的传统呢!

结语

从河北易水到湖南丘陵,从西周卜官到当代学者,易姓就像一条蜿蜒的文化小溪,虽然不如大江大河那般汹涌澎湃,却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流动韵律。那些藏在族谱里的迁徙故事、刻在祠堂里的家训格言,或许正是中华姓氏文化最生动的注脚。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