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0     共 2537 浏览

一、原文呈现

曲牌名:大德歌

作者:关汉卿(约1220-1300),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

原文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

二、注释详解

1.俏冤家

  • 宋元时期对情人的昵称,"俏"表爱慕,"冤家"反语嗔称
  • 对比《西厢记》"可喜娘的庞儿浅淡妆"的类似用法

2.绿杨系马

  • 化用王维《少年行》"系马高楼垂柳边"
  • 暗喻游子在外羁留不归

3.瘦岩岩

  • 元代口语,形容消瘦状
  •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亦有"岩岩旧衣服"的表述

---

三、白话译文

(现代诗体转换)

我朝思暮想的恋人啊,

此刻正远在天涯。

为何偏偏是那异乡的绿杨,

能系住你漂泊的马鞍?

独坐南窗百无聊赖,

任清风吹拂细数相思。

眉黛褪色无人描画,

憔悴容颜怎配戴那艳丽的石榴花。

---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艺术

-起承转合

前三句写游子(起),四五句转写思妇(承),末两句通过妆容细节升华情感(合)

-意象群构建

"杨-南窗-清风-蛾眉-石榴花"夏日的视觉链

# 2. 语言特色

-方言入曲

"岩岩"口语运用体现元曲"而不文,俗而不俗"质

-矛盾修辞

"带""花"形成情感张力,暗示青春虚度的焦虑

# 3. 情感表达

-双重时空

上阕写游子天涯(空间),下阕写思妇闺怨(时间)

-性别视角

通过女性视角的妆容细节,突破传统闺怨诗的程式化表达

---

五、历史背景

1.元代社会语境

  • 蒙古统治下文人地位下降,大量知识分子混迹勾栏
  • 关汉卿作为"京书会"才人,擅长描写市井女性

2.曲牌源流

  • "大德歌"属双调宫曲牌,现存关汉卿十首同牌作品
  • "大德"元成宗年号(1297-1307),推测作于作者晚年

3.文学史地位

  • 代表元散曲"新倩意"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并称"元代散曲双璧

六、延伸解读

1.比较文学

  • 与温庭筠《菩萨蛮》"起画蛾眉"跨时代对话
  • 不同于白居易《长相思》的直抒胸臆,更重心理刻画

2.舞台性特征

  • "数对清风"动作设计具有戏剧表演性
  • 末句可视为独白式"背躬"(戏曲术语)

3.现代改编

- 北方昆曲剧院2018年改编为《关汉卿·四季》组曲

- 台湾云门舞集曾以现代舞诠释该曲意境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