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2     共 2528 浏览

---

诗文基础信息

标题:幽州台即黄金台,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贤士所筑

作者:陈子昂(659-700),唐代诗文革新先驱,字伯玉

创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诗人随军出征契丹时登台有感

---

原文呈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逐行注释

1.前不见古人

  • 古人:指燕昭王、乐毅等历史明君贤臣
  • 表层义:看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 深层义:对当朝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暗讽

2.后不见来者

  • 来者:后世明主
  • 时空双重困境:既无法追慕先贤,也难期未来明主

3.念天地之悠悠

  • 悠悠:广漠无垠的时空感
  • 宇宙意识:个体在无限时空中的渺小感

4.独怆然而涕下

  • 怆然:悲恸状
  • 涕下:知识分子对理想失落的集体共鸣

---

白话译文

向前望不见礼贤下士的明君,

向后看不到重视人才的贤主。

想到天地宇宙的浩渺无穷,

独自悲怆地落下热泪。

---

文学赏析

# 1. 艺术特色

  • 句式突破:打破初唐宫廷诗格律,采用散文式长短句
  • 时空架构:纵向(古今)与横向(天地)的双重张力
  • 情感密度:22字浓缩士人阶层千年集体焦虑

# 2. 思想价值

  • 知识分子困境:揭示才士在专制政体下的永恒困局
  • 历史意识觉醒:比屈原《远游》更具哲学性时空观
  • 盛唐先声:为李白《将进酒》等浪漫主义诗歌开辟道路

---

扩展说明

# 1. 黄金台意象流变

  • 先秦:《战国策》记载燕昭王"台置千金"
  • 唐代:成为怀才不遇的标准典故(参见李白《行路难》)
  • 宋代:文天祥《正气歌》化用其精神内核

# 2. 比较文学研究

  • 西方对应: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还是毁灭"白
  • 现代回响:海子《亚洲铜》中的土地情结与孤独意识

# 3. 接受史考证

-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二字真可泣鬼"-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此胸中自有万古"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