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4     共 2523 浏览

一、诗作基本信息

标题:唐代科举应试诗的特殊称谓,"近试"临近考试,""为呈献之意,"张水部"即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

作者: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年)进士,与张籍、贾岛交游。

---

二、原文与格律

原文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格律

七言绝句,押平声虞韵(烛、姑、无),符合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

⊙●⊙○○●●,⊙○⊙●●○△。

---

三、注释与白话译文

关键词注释

1. 停红烛:古代婚礼通宵燃烛,此处"停"为留置之意

2. 舅姑:公婆,唐代科举中喻指考官

3. 入时无:是否合乎时尚,暗指文章是否符合考官审美

白话译文

新婚夜红烛燃至天明,清晨新妇将拜见公婆。

梳妆后悄声询问丈夫:我的眉妆可算时髦得体?

---

四、诗歌赏析

# 1. 隐喻系统的构建

  • 表层叙事:完整描绘唐代新婚习俗场景
  • 深层喻指
  • 新妇→应试举子(朱庆馀自身)
  • 夫婿→文坛前辈(张籍)
  • 舅姑→主考官
  • 画眉→应试文章

# 2. 艺术特色

  • 双关修辞:"画眉深浅"指妆容浓淡,又暗喻文章风格
  • 心理描写:通过"低声问"举子忐忑心态
  • 时代背景:反映唐代行卷制度下文人依附权贵的现象

# 3. 张籍应答诗《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以越女采菱比喻朱庆馀诗才,暗示其必中第)

---

五、扩展说明

# 1. 科举文化视角

  • 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特点
  • "温卷"习俗:考试前向权贵呈献诗文以求推荐

# 2. 文学史价值

  • 开创"闺意上达"的干谒诗新范式
  • 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干谒诗对比,展现中唐文人更含蓄的求荐方式

# 3. 后世影响

  • 苏轼《南歌子》"将新火试新茶"化用其隐喻手法
  • "画眉深浅"文学批评术语,形容作品风格适配度

---

六、学术争议

1. 创作时间考辨:宝历元年(825年)或二年(826年)

2. "水部"确认:现存张籍任水部员外郎的三种时间记载

3. 诗中"姑"是否特指当时主考官杨嗣复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