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3     共 2525 浏览

---

一、诗歌基本信息

标题:登鹳雀楼(唐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今山西永济)

作者:王之涣(688-742),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以雄浑豪放著称

---

二、原文呈现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三、逐句注释

1.白日依山尽

  • 注释:太阳傍着中条山缓缓西沉,"依"字拟人化展现动态美
  • 地理考据:鹳雀楼西望中条山,落日方位准确

2.黄河入海流

- 注释:黄河奔涌向东汇入渤海,实为诗人想象之景(楼距入海口约900公里)

3.欲穷千里目

- 注释:"穷"动词,意为看尽;千里是虚指,象征无限视野

4.更上一层楼

- 注释:双关语,既指物理登高,又喻人生境界提升

---

四、现代译文

金乌西坠吻群山,

黄河奔腾向海川。

若要纵观天地阔,

再攀高楼见新天。

---

五、深度赏析

# (1)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两联均构成"二二一","白日"对"黄河""山"对"入海"-空间建构:垂直(山-日)与水平(河-海)的立体空间交织
  • 色彩美学:白、黄、金(落日余晖)的冷暖色调碰撞

# (2)哲学意蕴

  • 体现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 暗合《周易》"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观
  • 西方现象学视角下的"视域融合"印证

# (3)诗眼解析

"更"字三重境界:

1. 物理层面的攀登动作

2. 认知层面的视野突破

3. 生命层面的境界跃升

---

六、文化影响

1.建筑史意义

  •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2.教育应用
  • 入选全球30国中文教材,日本小学课本译为「もっと上の階へ」

3.现代转化

- 航天任务中用作激励标语(2024年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

---

七、对比研究

诗人同题材作品风格差异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侧重历史沧桑感
畅当《登鹳雀楼》突出个体孤独体验

---

八、学术争议

1. 作者权属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此诗应为盛唐处士朱斌所作

2. 创作时间考证:开元九年(721)与开元十五年(727)两说并存

3. 楼址变迁考:原楼毁于元初,现存建筑为2002年重建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