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3     共 2527 浏览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折桂令(双调)

作者:乔吉(元代)

原文

> 罗浮梦里真真,槁木般身,烈火样心。

> 十二瑶台阑独凭,万里天风袖满尘。

> 蕊珠宫冷,佩环声杳,鹤驭难寻。

> 待唤取、青鸾传信,又争奈、雾锁云昏。

> 空赢得、花前病酒,月底销魂。

---

二、注释精解

1.罗浮梦:典出《龙城录》赵师雄罗浮山遇梅花仙故事,喻虚幻美好的邂逅。

2.槁木身/烈火心:化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对比强烈,显矛盾心境。

3.十二瑶台:道教仙境,见《拾遗记》"昆仑山有瑶台十二"指女子居所。

4.鹤驭:仙人乘鹤典故,李商隐《碧城》"赤箫吹罢好相携"即用此意。

---

三、白话译文

(逐句对应翻译)

"罗浮幻境中的真真姑娘" → 借典故起兴,塑造缥缈意象

"枯木般的躯壳里跳动着烈火般的心" 极端对比凸显情感张力

"倚瑶台玉栏遥望" → 空间意象由狭至阔

"风卷尘沾染云袖" → 动态描写强化孤寂感

---

四、文学赏析

# 1. 意象系统建构

  • 空间维度:从罗浮山(虚)→瑶台(过渡)→万里长空(实),形成三级跳式意境拓展
  • 感官交织:视觉(槁木/烈火)与听觉(佩环杳)互文,冷(宫冷)暖(烈心)色调对冲

# 2. 情感表达技法

  • 矛盾修辞:"槁木身""心"构成肉体与精神的撕裂感
  • 阻隔母题:连续使用"锁云昏"鹤驭难寻"等受阻意象,深化求而不得的怅惘

---

五、历史背景考据

1.创作年代推定:据《录鬼簿》载,乔吉晚年流寓杭州,此曲或作于至顺年间(1330-1333)

2.罗真真身份考

  • 可能为杭州歌伎(元代文人赠曲对象多为艺伎)
  • "真真"取自杜荀鹤《松窗杂记》画中人典故

---

六、曲学价值

1.音律特色

  • 本调九句七韵,乔吉严守"文"韵部(真/尘/寻/昏/魂)
  • "凭"风"暗藏仄声拗怒,与内容情绪共振

2.乔吉创作观体现

- 践行其"头猪肚豹尾"理论:起句用典惊艳,中段铺陈绵密,结句"酒销魂"然而止

---

七、跨文化对比

与汤显祖《牡丹亭》"者可以死"情观相通,皆表现:

  • 情欲的合法性诉求(烈火心)
  • 现实阻隔的不可逾越性(雾锁云昏)
  • 元代文人较之明人更显压抑克制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