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此词作者一说为李甲(字景元),宋人黄昇《花庵词选》作李重元,今从主流版本考据。*
---
1. 注释
茂盛的春草勾起对远行人的思念,
杨柳掩映的高楼上空留黯然神伤。
杜鹃的哀鸣令人不忍卒听。
临近黄昏时分,
雨滴击打梨花,庭院深深紧闭门扉。
---
1. 意象群构建
全词通过"草-柳楼-杜宇-梨花-黄昏雨"核心意象,形成递进式情感链条:
2. 表现手法
-以景结情:末句"雨打梨花深闭门"主语,留白中强化孤寂氛围,被王国维赞为"摄春魂于片语"-通感运用:"杜宇声声"将听觉转化为心理压迫,"打梨花"使触觉与视觉交融。
3. 词牌特点
《忆王孙》为三十一字小令,李重元突破常规:
形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模拟叹息效果。
---
1. 作者争议
明代《花草粹编》将此词归于李甲(字景元),而南宋黄昇《花庵词选》标为李重元。现代学者马兴荣考据认为:
2. 社会语境
北宋末年的战乱频发(1125年靖康之变前夕),使闺怨题材承载了更广泛的家国之忧。词中"孙"可能暗喻被俘北上的宗室子弟。
---
1.与李煜《相见欢》对比
"林花谢了春红"同样写暮春,但李煜直抒亡国之痛,李重元则用含蓄的闺怨折射时代创伤。
2.对后世影响
---
关于"闭门"解读存在两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