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解析:"同题"此作为唱和之作,"游观"道教宫观。唐代道观常为文人雅集之地,此类题材多体现隐逸情怀。
作者简介: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丽工整,《寒食》诗最为著名。
---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1.首联
2.颔联
3.颈联
4.尾联
---
雨后初晴登上仙游观台,
五城楼阁在凄清风物中显现。
远处山色连接秦岭暮霭,
近处捣衣声传递长安秋讯。
疏朗松影映照寂静祭坛,
幽香细草点缀深邃洞天。
何必远访世外仙境?
人间自有洞天福地。
---
1.空间建构
2.感官描写
3.道教意象
通过"丹丘"方外"等语汇,将道观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净土
---
1.历史背景
唐代宗时期(韩翃主要活动年代)道教鼎盛,全国有道观1900余所,此诗反映士人"朝隐"心态。
2.比较阅读
3.后世影响
尾联成为"人间仙境"的经典表述,明代计成《园冶》多次化用此意
4.现代启示
诗中体现的"世超越",对当代人平衡现实与理想具有参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