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
1.摊破浣溪沙:词牌名,由浣溪沙添字摊破而成,双调六十字
2.萧萧两鬓华:形容两鬓白发稀疏,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3.豆蔻连梢:中药豆蔻需连枝煎煮,宋代常用作醒脾汤药
4.酝藉:含蓄宽容之意,此处拟人化描写桂花香气
病后初愈两鬓添白发,卧榻静观残月映窗纱。煎服连枝豆蔻汤药,且停分茶闲事罢。
枕边诗书最宜闲读,门前雨景别具风华。终日与我温柔相伴,唯有那幽香木樨花。
---
---
根据"两鬓华"及李清照生平,应作于绍兴五年(1135年)后,时年52岁左右,正值南宋初期避乱金华期间。此时词人经历国破家亡、文物散佚之痛,词风由清丽转向沉郁。
---
1.开拓病榻书写:突破传统闺怨题材,将病中体验提升为审美对象
2.物我关系创新:木犀花的拟人化描写,启发放翁"一树梅花一放翁"的创作手法
3.后世评价:清代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此词"愈朴愈厚,愈厚愈雅"
---
- 从医疗人文角度看,呈现疾病体验中的主体性建构
- 生态批评视角下,"木犀花"人与自然的精神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