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1:46:20     共 2525 浏览

诗文全貌

原文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1.宿:值夜。左省即门下省,因在宫殿东侧故称"左"

2.掖垣:宫殿围墙,门下省与中书省如人体两腋分列两侧

3.金钥:宫门锁钥声;玉珂:官员马鞍佩铃

4.封事:密封的奏章,唐代重要政事文书

译文

暮色中宫墙边的花朵渐隐,归巢鸟儿啾鸣飞过。

繁星映照下千门万户似在闪烁,高楼接月更显清辉浩渺。

夜不能寐细听宫门钥响,风送铃声如朝臣马蹄清脆。

明日早朝将呈机密奏章,屡次询问更漏夜尚几时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时杜甫任左拾遗。这是诗人历经安史之乱后,九死一生逃至凤翔投奔肃宗,被授予谏官职位的重要时期。诗中"封事"特指谏官奏章,反映杜甫初获政治话语权时,既怀忠君报国之志,又恐有负圣恩的复杂心态。

---

艺术赏析

1. 时空结构的精妙布局

  • 时间维度:以"暮"起笔,经"星月",至"明朝"束,形成完整的叙事闭环
  • 空间层次:由掖垣近景(花鸟)到九霄远景(星月),再回归值夜室内的听觉想象,构成三维立体画面

2. 多重艺术手法交融

  • 视听交响:"啾啾"鸟鸣与"玉珂"铃声形成声音蒙太奇,"动"多"则创造视觉奇观
  • 虚实相生:"万户动"写宫阙实景,又暗喻政权运转;"霄多"绘月光,又喻皇权威仪
  • 炼字典范:"动"字赋予静态宫阙生命力,""突出月光因建筑高度产生的特殊质感

3. 情感表达的深层密码

表面写景实则抒情:

  • 前两联通过庄严夜景,隐含"近天颜"的荣耀感
  • 后两联"不寝"问"的细节,揭露谏官如履薄冰的心理状态
  • 全诗未见""而忠悃自现,开创"宦诗"的新境界

---

文学史价值

1.五律范式:该诗严守平仄对仗,中二联"临-月傍"-想"的工对成为唐代格律诗教科书级范例

2.杜诗特质:将个人命运("鞋见天子"的遭遇)与国家责任熔铸一体,体现"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3.历史镜像:通过值夜场景,折射肃宗朝中枢机构的运作实态,具有"诗史"

---

教学应用建议

1.意象分析法:引导学生绘制"色宫墙-星月宫阙-值夜室内"幕场景图,理解空间叙事技巧

2.角色扮演:模拟杜甫撰写封事前的心理独白,体会"忠爱缠绵"的情感张力

3.比较阅读:对照王维《和贾舍人早朝》的富丽堂皇,凸显杜甫沉挚内敛的抒情特色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上一条:《春宫曲》-- 王昌龄 | ·下一条:《春思》-- 李白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