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51     共 2527 浏览

一、词作本体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二、注释与译文

1.字词注释

  • 槛菊:栏杆旁的菊花
  • 罗幕:丝织帷幕,指闺房
  • 不谙:不理解
  • 彩笺/尺素:均指书信

2.白话译文

栏杆边的菊花笼罩愁雾,兰草沾露似在哭泣。丝罗帷幕透着微寒,燕子成双飞离。明月不懂离别之苦,整夜将清光斜照进朱窗。

昨夜西风凋零绿树,我独登高楼眺望,看尽天涯尽头。想寄书信诉说衷肠,却不知山高水远该寄往何方。

三、艺术特色赏析

1.意象系统建构

  • 植物意象:槛菊、兰草、碧树构成衰败的秋景
  • 动物意象:双飞燕反衬孤独,西风强化肃杀感
  • 空间意象:朱户(封闭)→高楼(开放)→天涯(无限)

2.情感表达技法

  • 移情手法:"菊愁"兰泣"物象人格化
  • 时空对照:由"昨夜""晓"的时间延展
  • 矛盾修辞:"欲寄"与"知何处"心理张力

四、历史背景探源

1.创作年代考据

据《珠玉词》编年,此词应作于庆历年间(1041-1048),时晏殊任枢密使,表面显达实则陷于新旧党争漩涡。

2.文学史定位

  • 继承花间词派婉约传统
  • 开创北宋词"雅化"河
  • 王国维《人间词话》将其"望尽天涯路"人生三境之首

五、跨文本比较

1. 与柳永《雨霖铃》对比:

  • 同写离愁,柳词直抒"执手相看泪眼"词含蓄"斜光到晓"

    2. 与李煜词关联:

  • "西风凋碧树"用《虞美人》"栏玉砌应犹在"衰颓意象

六、文化影响

1. 后世化用案例:

- 琼瑶小说《烟雨濛濛》书名即受首句启发

2. 书法创作:

- 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均有此词行书作品传世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