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6     共 2522 浏览

词作原文

```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词牌格律

1.词牌溯源:木兰花令原为唐教坊曲,双调五十六字,晏殊此作为标准变体

2.平仄规范:上片四句三仄韵(暖、见、旋),下片四句三仄韵(畔、晚、半)

3.对仗特征:三四句"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工整对仗

注释译文

# 重点词汇注释

  • 玉真:道教女仙称谓,此处喻指歌妓
  • 琤琮:象声词,形容玉佩撞击声
  • 入破:唐宋大曲术语,指乐曲急促段落
  • 点检:查核、清点之意

# 白话译文

春风吹拂绿波荡漾的池塘,犹记与佳人初遇的景象。她唱着循环往复的婉转歌谣,急节拍中红裙飞旋舞姿翩跹。

玉钩挂帘的台阶旁,醉眼朦胧不觉夕阳西沉。当年同赏繁花的挚友,如今细数已逝去大半。

文学赏析

# 意象系统分析

1.空间建构:以"-香阶"为纵向轴心,"韵-舞腰"为横向延展,形成立体审美空间

2.色彩搭配:水绿、裙红、玉白、斜阳金构成宋代院画般的典雅配色

3.听觉呈现:琤琮声与入破节拍形成声景蒙太奇

# 情感表达手法

  • 今昔对照:通过"记得-当时-如今"链完成情感递进
  • 数字修辞:"无一半"量化表达强化生命虚无感
  • 醉态叙事:借酒意模糊时空界限,深化惆怅情绪

历史语境

1.创作背景:约作于天圣年间(1023-1032),时晏殊任应天府知府,经历多位友人离世

2.文学史意义:体现北宋前期词由宴饮娱乐向人生哲思的转型

3.词学影响:开创"雅沉着"宰相词风,为后来秦观、晏几道婉约词先声

跨文本比较

1.与白居易《花非花》对照:同写朦胧情事,晏词更显含蓄节制

2.与李煜《虞美人》比较:共有时光流逝之叹,晏殊不失理性观照

3.与柳永《雨霖铃》差异:摒弃市井气息,保持士大夫审美趣味

版本考据

1.文本异文:《全宋词》载"红乱旋"作"红素旋"2.历代评点

-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语中有深婉" - 近代·唐圭璋:"前欢后悲,而不露哀怨"

3.现代阐释:叶嘉莹认为此词体现"融的观照""悲慨"文化延伸

1.舞蹈史价值:记录宋代"破"舞段的珍贵文献

2.园林美学:反映北宋士大夫庭园宴饮的审美趣味

3.生命哲学:呈现儒家"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