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7     共 2526 浏览

---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醉太平(正宫调)

作者:张可久(元代散曲家)

原文

> 寻芳履穿,

> 携壶杖悬,

> 醉归来落日啼鹃。

> 海棠开欲燃,

> 柳花飞作绵。

> 东风不管离人怨,

> 吹散白榆钱。

---

二、注释精解

1.寻芳履穿

  • 典出《晋书·阮孚传》"一生当著几量屐"暗示隐逸者踏遍春山。
  • "穿"双关,既指鞋履磨损,又喻探春之执着。

2.白榆钱

- 榆树果实形似古钱,《乐府诗集》有"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句,此处暗喻散落无依的离愁。

---

三、白话译文

踏破春鞋寻遍山径,

杖头挂着酒壶摇荡微醺,

归来时夕阳里杜鹃声声。

海棠红得像要燃烧,

柳絮飘飞如雪成团。

东风哪管离人幽怨,

只顾吹散满树榆钱。

---

四、艺术赏析

# (1)意象三重奏

  • 色彩对比:海棠的"燃"与柳絮的""形成视觉冲击
  • 声音设计:啼鹃的哀鸣与无声飘落的榆钱构成听觉张力
  • 空间转换:从主动"寻芳"被动"吹散"的视角推移

# (2)修辞特色

  • 通感运用:"欲燃"将视觉转化为温度感知
  • 拟人批判:东风被赋予冷漠人格,强化离人孤寂

---

五、历史语境

1.创作背景

  • 约作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3),时张可久屡试不第,辗转江浙做小吏。
  • 同期作品《卖花声·怀古》可见相似心境。

2.曲体演化

  • 突破宋词"醉太平"式限制:
  • 原双调46字→扩展为49字
  • 新增"足对"(海棠/柳花/东风三句对仗)

---

六、跨文化解读

1.与马致远比较

- 同写"离人怨",《天净沙·秋思》直抒胸臆,本曲则用春景反衬。

2.日本连歌影响

- "啼鹃"与《新古今和歌集》中"鸟声横暮山霞"互文可能。

---

七、版本考据

  • 《小山乐府》(明抄本)作"吹尽白榆钱"
  • 《全元散曲》(隋树森辑)从《阳春白雪》版本作"散"
  • 当代学者更倾向"",因其符合元曲"以俗为雅"的特质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