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1.凌波:形容船行迅疾如踏波浪
2.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3.水府:星宿名,主水旱之神
4.伊嵩旧隐:指词人曾在伊阙、嵩山隐居
5.巢由:尧时隐士巢父、许由
6.铁锁横江:典出晋灭吴时吴国以铁链拦江
放舟千里顺流东下,稍作停留回望江南山色。云雾聚集在水神宫殿,波涛追随着巫山神女,九条江水向东奔涌。我这北方客子飘然南来,满腔壮志却感慨年华迟暮。想起嵩山旧居的隐逸生活,巢父许由般的故友,恍如南柯一梦转瞬即逝。
回首中原战乱未平,试问人间英雄何在?纵有救国奇谋,可惜不被重用,战旗已蒙尘黯淡。当年东吴横锁长江的防御,终被晋军冲破,孙皓徒然挣扎。如今只能敲击桂木船桨,悲吟《梁父》诗篇,任泪水如雨倾洒。
根据词中"氛未扫"指涉,应作于1127年靖康之变后,朱敦儒避乱南渡期间。此时:
1.思想价值:最早以词体反思靖康之变的文学作品之一
2.艺术创新:突破传统水龙吟咏物范式,开创纪事抒情新路径
3.流派影响:为南宋辛派豪放词奠定情感基调,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明显受其影响
"龙吟"宜写壮阔场景,与:
形成声情与文情的双重契合
与李清照《永遇乐》比较:
明代杨慎《词品》评:"忧国之思,溢于言表"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悲壮淋漓,铜琶铁板之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