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1     共 2549 浏览

一、原词呈现

曲牌名:天净沙

作者:朱庭玉(元代散曲家)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枯藤老树昏鸦:枯萎的藤蔓、苍老的树木、黄昏归巢的乌鸦,三者叠加渲染萧瑟秋景。

2.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静谧意象,与上句形成冷暖对比。

3.古道西风瘦马:荒芜的驿道、凛冽的秋风、羸弱的马匹,暗示游子漂泊之苦。

4.断肠人:极言思乡或羁旅之悲,典出《世说新语》"肝肠寸断"之说。

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乌鸦声声哀鸣;

小桥下溪水潺潺,岸边散落几户人家;

荒凉古道上,西风中一匹瘦马艰难前行。

夕阳缓缓沉落,

那心碎之人仍漂泊在遥远的天涯。

---

三、艺术赏析

# 1.意象组合的蒙太奇手法

全曲28字罗列9个意象,通过空间跳跃构建视觉画面:

  • 自然意象(藤、树、鸦、风)与人文意象(桥、家、道、马)交织
  • 色彩对比:枯黄(藤)、灰黑(鸦)、暖褐(人家)形成层次

# 2.情感表达的递进结构

前四句铺陈环境,末句"断肠人":

  • 由物及人:从客观景物转向主观情绪
  • 时空张力:"夕阳"象征时间流逝,""空间阻隔

# 3.语言艺术的巅峰成就

  • 白描技法:不着一字抒情而情自现
  • 韵律节奏:平仄相间,前三句六字对仗工整

---

四、历史背景探析

# 1.元代文人处境

  • 科举中断导致文人阶层边缘化
  • 散曲成为知识分子抒发苦闷的载体

# 2.朱庭玉创作特点

  • 生平记载稀少,作品多表现隐逸与羁旅主题
  • 本曲可能创作于其南下漂泊时期

# 3.天净沙曲牌演变

  • 原为北方民间小调,经文人雅化后定型
  • 马致远同题作品更著名,但朱版更具画面纵深感

---

五、延伸解读

1.哲学维度

  • "瘦马"意象暗喻元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 "流水人家"儒道思想冲突(入世与出世)

2.比较文学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象选用差异
  • 对后世"羁旅文学"的影响(如清代纳兰词)

3.现代诠释

  • 电影《英雄》中类似场景的致敬运用
  • 可作为中国古典"极简主义"范例

---

六、学术争议

1. 作者归属问题:部分文献将本曲归于马致远名下

2. "断肠人"具体所指:思乡游子?贬谪官员?

3. 创作地点考证:北方陇西或江南水乡?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