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水龙吟
标题:过南剑双溪楼
作者:辛弃疾(南宋)
>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
1.南剑双溪楼:福建南剑州(今南平)双溪阁,剑溪、樵川二水交汇处
2.斗牛光焰:典出《晋书·张华传》,指宝剑精气上冲斗牛的异象
3.燃犀:用温峤燃犀角照水怪典故,喻洞察险恶
4.元龙:三国陈登,喻胸怀大志者
5.冰壶凉簟:玉壶凉席,喻退隐生活
仰望西北浮云蔽空,需倚天长剑劈开阴霾。传说此地深夜可见宝剑精光冲霄,我却只见山高水冷、星月黯淡。欲效古人燃犀照水,又恐惊动风雷水怪。
两山夹江对峙,高楼欲飞却敛。英雄老去,不妨高卧林泉。千古兴亡事、百年悲欢情,尽在登楼一望间。试问谁在夕阳下系缆收帆?
---
1.剑意象群:
2.空间建构:
1.壮志难酬:"倚天长剑"与"元龙老矣"形成强烈反差
2.历史苍茫感:将个人命运置于"千古兴亡"时空维度
3.进退矛盾:末句"斜阳缆"暗示英雄末路的无奈
---
---
1.艺术特色:
2.词史地位:
3.后世评价: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壮苍凉,却不叫嚣" - 现代学者叶嘉莹称其"将身世之感打并入山水
1.比较阅读:
2.当代启示:
- 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古典表达
- 英雄主义在逆境中的精神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