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
1.鱼丽于罶
丽:通"罹"遭遇之意
罶(liǔ):竹制捕鱼器具,口有倒刺
2.鲿鲨/鲂鳢/鰋鲤
鲿(cháng):黄颡鱼
鲨:此处指吹沙鱼(小型鱼类)
鲂(fáng):鳊鱼
鳢(lǐ):黑鱼
鰋(yǎn):鲇鱼
3.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
旨:味美
多:数量丰富
有:完备充足
鱼儿落入竹篓中,黄颡吹沙相伴随。主人备有醇美酒,甘冽丰盛待宾客。
鱼儿落入竹篓里,鳊鱼黑鱼相继来。主人酒宴真丰盛,美酒佳肴不间断。
鱼儿落入竹篓内,鲇鱼鲤鱼皆齐全。主人美酒备周全,应时美味俱呈现。
食材如此丰盛啊,品质皆是上乘啊。
味道这般鲜美啊,搭配堪称完美啊。
品类这样齐备啊,正合时令需求啊。
采用重章叠句手法,通过"丽于罶"次复沓,配合鱼类品种的变化,形成递进式场景描写。每章后两句"有酒"语序调整(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体现先秦诗歌的韵律智慧。
"物其多矣"末三章采用排比感叹句式,形成由具象到抽象的升华,完成从宴会场景到政治理想的隐喻转换。
1.创作时期
据《毛诗序》记载,当为西周中期作品,属《小雅》宴飨诗范畴,可能产生于周共王至周懿王时期(约前10世纪)。
2.礼制内涵
反映"乡饮酒礼"制度,《仪礼·乡饮酒义》载:"之所谓孝者,贵礼成食也"诗中酒食描写符合"示民以孝悌"礼教要求。
3.经济基础
诗中出现的六种鱼类,印证《周礼·天官》"渔人掌以时渔为梁"的记载,体现西周"川衡"下的渔业管理水平。
1.作者归属
现存三种主要观点:
2.主旨分歧
1.语言发展
"且多"结构成为后世成语"既庶且多"语源,《文选》李善注引此诗达17次。
2.艺术再现
北宋李公麟《诗经图》现存绢本设色《鱼丽图》(藏于北京故宫),完整呈现诗中六种鱼类形态。
3.当代价值
2018年陕西梁带村西周遗址出土青铜器铭文出现"罶",为研究本诗提供新考古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