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16:38:49     共 2533 浏览

一、词作原文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

二、词牌与格律注释

1.词牌溯源:瑞鹧鸪为双调五十六字体,属仙吕宫调,本为七言律诗变体。李清照此作为平韵格,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2.字词训诂

  • "未甚都":尚未达到极致华美("都"通"好"
  • "甘橘为奴"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橘奴"
  • "玉骨冰肌"化用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

三、白话译文

风姿虽雍容却未至艳俗,宴席前的蜜橘堪作陪衬。

谁人怜惜这漂泊江湖的处境,如美玉寒冰般的本质永不凋枯。

为何要将连理枝强行分离,宛如醉后唐明皇紧偎杨贵妃。

我将莲子亲手剖开自有深意,要让两心同尝这清新滋味。

---

四、文学赏析

1.意象系统

  • 植物意象群(甘橘/并蒂莲/连理枝)构成隐喻网络
  • "玉骨冰肌"重指向:既咏物亦自况

2.情感结构

词句情感维度表现手法
风韵雍容内敛自持反衬法
流落江湖身世飘零典故化用
醉后明皇爱情隐喻历史典故重构

3.艺术突破:打破传统咏物词托物言志的单一模式,形成"-我-史"抒情空间。

---

五、历史语境考辨

1.创作年代推定: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当为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追随宋高宗南下途中,目睹宫廷贡橘引发的创作。

2.社会背景

  • 靖康之变后文人南迁潮
  • 南宋初期咏物词的寄托传统

    3.接受史脉络:明代《花草粹编》首次收录此词,清代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评其"寓家国之痛于纤秾之中

六、跨文本互文

1.与李清照其他作品呼应

  • 《鹧鸪天·桂花》同写植物品格
  • 《永遇乐》共享""题

    2.与同期词人比较

  • 朱敦儒《鹧鸪天》的直白 vs 李清照的隐晦
  • 向子諲同类题材的宫廷视角差异

---

七、学术争议聚焦

1.主旨分歧

  • 爱情说(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
  • 政治隐喻说(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

    2."两家新"

  • 指莲子两瓣(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
  • 喻南宋军民同心(当代学者荣斌观点)

---

八、文化衍生影响

1.书法创作:元代管道升曾以小楷书写全词

2.当代改编

- 苏州评弹《易安词韵》选段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意象来源之一

3.学术论文:近十年CNKI收录相关研究论文27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