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字,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欧阳修此作属典范体例,平仄严谨而语意自然。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承袭南唐余韵,风格清丽深婉,此作典型体现其"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词史地位。
1.元夜:元宵节之夜,宋代最盛大的民间节日
2.花市:悬挂彩灯的街市,《东京梦华录》载"山上彩,金碧相射"3.灯如昼:形容灯火之盛,呼应宋代取消宵禁的"放夜"制度
4.春衫:单薄春衣,暗指相思泪水浸透衣衫的凄凉
去年元宵佳节,满街花灯亮如白昼。
明月攀上柳枝顶端,我与伊人相约在暮色之后。
今年又逢元宵,明月花灯依然如旧。
唯独不见去年那位佳人,泪水已沾湿我的衣袖。
1.宋代元宵民俗:据《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元夕"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男女交往提供特殊时空
2.文学传统:继承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的"面桃花",但将场景移至都市节日,更具时代特征
3.作者生平:创作时间约在景祐年间(1034-1038),正值欧阳修经历政治挫折时期,或有寄托之意
1.著作权问题:明代《词品》曾误归入朱淑真名下,现据《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确认为欧作
2.主题解读:有学者认为隐含政治隐喻(如"不见去年人"指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但主流仍视作爱情词
3.版本差异:"泪湿春衫袖"作"泪满春衫袖"""更得历代词家推崇
1.文学传承: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见受此词影响
2.艺术改编:当代流行音乐《东风破》"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可见意象化用
3.社会意义:反映宋代市民阶层的情感表达方式,为研究中国古代情人节文化的重要文本
1. 对比阅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豪放词风与欧词婉约特色
2. 相关研究: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欧阳修词"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3. 文化背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的宋代节庆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