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09     共 2547 浏览

一、原词呈现

曲牌:卖花声(中吕宫)

作者: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元代后期重要散曲家

原文

```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

功名两字酒中蛇。

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

```

二、注释与译文

注释

1."肝肠百炼":化用《晋书·刘琨传》"百炼钢"典故,喻人生磨难

2."上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指虚幻的富贵

3."酒中蛇":借用"杯弓蛇影",暗示功名的危害性

4."风薄雪":双关语,既写实景又喻世态炎凉

白话译文

历经磨难如炉中铁,富贵如梦转瞬成空,

功名不过是杯中幻影。

刺骨寒风裹挟碎雪,剩菜冷饭难以下咽,

唯有竹篱茅舍里,一盏孤灯伴残年。

三、文学赏析

1. 意象系统建构


  • 金属意象:"炉间铁"全篇基调,与末句"竹篱茅舍"刚柔对比
  • 动物意象:蝶、蛇的短暂性与危险性,强化虚无主题
  • 气候意象:"尖风薄雪"锐利感,凸显生存环境的严酷

2. 修辞艺术


  • 鼎足对:前三句工整的三组比喻,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否定气势
  • 通感运用:"尖"风,"薄"形容雪,触觉与视觉交融

3. 思想内涵

通过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富贵、功名),展现元代知识分子在科举废除后的精神困境,其批判力度远超同时代田园诗,具有早期启蒙色彩。

四、历史背景

1. 社会语境


  •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恢复科举,但录取率不足4%
  • 汉族文人多沉抑下僚,乔吉终身未仕,靠卖文为生

2. 文学史定位

此曲代表元代散曲"世"主题的成熟形态:


  • 继承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的幻灭感
  • 开创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的冷峻笔法
  • 比关汉卿同类作品更具哲学深度

五、跨文化比较

1. 与西方文学对话


  • 但丁《神曲》"狱"意象与"炉间铁"的淬炼主题相通
  • 莎士比亚《麦克白》"如痴人说梦""枕上蝶"异曲同工

2. 当代价值重估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作品揭示的异化现象仍具警示意义。2019年北京大学元曲研讨会上,该曲被列为"最具现代性的元代文本"。

六、版本考据

现存三个主要版本:

1. 《太平乐府》本(1351年):"篱茅舍"作"竹篱茅屋"2. 《阳春白雪》本(1368年):"酒中蛇""中蛇"3. 《全元散曲》校勘本(1964年)综合各版,为现行权威文本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