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9 15:45:52       共计:2518 浏览

一、诗经原文

```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

二、词句注释

1.噫嘻:叹词组合,表示赞叹或祈使语气

2.昭假:明示通达("假"""至也)

3.率时:率领这些(时通""

4.骏发:快速开发(骏通"迅")

5.耦耕:两人并耕的原始耕作方式

三、白话译文

(逐行对应翻译)

*第一行*:啊呀英明的成王,已向神明表明心迹

*第二行*:带领这些农夫们,播种各类谷物

*第三行*:迅速开发你们的私田,直到三十里外

*第四行*:还要从事耕作,万人并肩劳动

四、文学赏析

# 1. 结构特征

  • 采用四言句式典型范式
  • "尔"重复出现形成呼告韵律
  • 数字运用体现史诗感(三十里/十千耦)

# 2. 艺术手法

  • 白描叙事:仅28字勾勒宏大农耕场景
  • 时空压缩:从祭祀到劳作的蒙太奇转换
  • 宗教世俗融合:首句祭天与末句耕地的呼应

五、历史背景考证

1.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2-前1021年)

  • 西周初期推行"田制"实证文献
  • 与《周礼·地官》记载的"田之礼"相互印证

2.农业革命

  • "十千维耦"反映集体耕作制度
  • 铁器农具普及前的协作生产模式

六、学术争议焦点

1.作者归属

  • 传统认为周公旦所作祭祀乐歌
  • 现代学者提出民间采诗说(依据口语化表达)

2."私田"释义

  • 郑玄注:卿大夫的采邑田地
  • 郭沫若解:自由农民的开荒地

3.数字虚实

  • "里"可能为仪式性虚指
  • "十千耦"或是修辞性夸张

七、文化比较研究

1. 与《豳风·七月》对比

  • 同属农事诗但视角迥异(官方vs民间)

    2. 与《小雅·大田》互文

  • 均含祭祀与农耕的二元结构

八、现代价值阐释

1.农业文明活化石:保存最古老的耕作仪式记录

2.管理智慧:展现早期国家动员能力

3.生态启示:反映"敬天保民"可持续发展观

(AI生成)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