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降福孔皆。
```
1.丰年:农作物丰收之年
2.黍(shǔ):黄米,古代主要粮食作物
3.稌(tú):稻谷的别称
4.高廪(lǐn):高大的粮仓
5.万亿及秭(zǐ):极言数量之多(古代计量单位:亿=十万,秭=十亿)
6.醴(lǐ):甜酒
7.烝畀(zhēng bì):进献给予
8.祖妣(bǐ):祖先
9.洽(qià):配合
10.孔皆:非常普遍
丰收之年黍稻满仓,
高大粮廪堆满粮。
万亿秭数难计量,
酿成清酒与甜浆。
虔诚敬献我先祖,
配合礼仪显端庄。
神灵普降福泽广。
1.结构特征
全篇七句三十二字,采用"赋"的直陈手法,形成"丰收-祭祀-祈福"段式结构。末句"降福孔皆"开放式结尾。
2.艺术手法
3.情感表达
通过粮食堆积的具象描写,传递周人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体现"敬天法祖"的宗教意识。
1.创作时期
据《毛诗序》记载,当为西周初期祭祀乐歌,可能用于"秋冬报赛"丰收祭祀仪式。
2.农业经济
3.礼制内涵
《周礼·春官》载:"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诗符合"祭"轨。
1.与《周颂》其他篇目对照
2.跨文明视角
1. 作者归属问题:"无名氏"说与"创作说"
2. "万亿及秭"的数学史价值考证
3. 商周祭祀用酒差异(鬯酒与醴酒)
1. 农耕文明对"天人关系"朴素认知
2. 传统礼仪中的可持续发展智慧
3. 粮食安全意识的早期雏形
(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