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
梨花寂寞玉容瘦,
眉黛蹙,泪珠流。
画堂深掩黄昏后。
兰麝散,宝篆浮,
金猊兽。
香冷绣衾,人在天涯。
恨悠悠,思悠悠,
几时休?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
黄昏也,独自个、倚危楼。
1.词牌结构
"玉郎"皇恩"茶歌"南吕宫三个曲牌组成的带过曲,属北曲体系。元代散曲家常将同宫调曲牌连用,形成"过体"结构。
2.曾瑞生平
字瑞卿,号褐夫,元代中期散曲家,现存小令95首。《录鬼簿》载其"优游市井,洒然如神仙中人"作品多写闺情与隐逸题材。
1.重点词汇注解
(韵文版)
梨花瓣落映孤影,蛾眉紧锁泪痕新。
画栋深锁黄昏近,麝香散,篆烟轻,金兽冷。
锦被无温人远行,离恨绵绵无绝期。
海棠谢后燕归时,独上高楼,暮色里。
1.意象系统分析
2.艺术特色
①矛盾修辞法
"寂寞"花喻人,"玉容瘦"通感手法,形成视觉-触觉联通
②鼎足对运用
"麝散,宝篆浮,金猊兽"三句工对,强化空间压抑感
1.元代闺情曲发展
据《全元散曲》统计,现存闺情题材作品占总量37%,反映元代文人借女性视角抒怀的创作倾向。曾瑞此作突破"男子作闺音",真实再现商妇生活。
2.社会背景折射
曲中"人在天涯"暗指元代海运贸易兴盛导致的商人远行现象,与王实甫《贩茶船》等作品共同构成元代商业社会镜像。
1.与唐诗承继关系
"独自莫凭栏"李煜)→"个倚危楼"的化用
"玉容寂寞泪阑干"(白居易)→"容瘦"意象发展
2.同期作品对照
较关汉卿【沉醉东风】之直白热烈,曾瑞词更显含蓄深沉,体现"丽派"曲特征。
1.创作年代争议
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系此曲于至治年间(1321-1323),而宁希元《元刊散曲校注》认为应属延祐后期(约1317年)。
2.文本异文考辨
明抄本《阳春白雪》作"海棠开彻"《太平乐府》"海棠开后"形成版本差异,涉及对花期意象的理解。
1.后世接受史
明代《词林摘艳》收录时改题《春闺怨》,清初《九宫大成谱》仍保留原调式,当代昆曲有改编演唱版本。
2.跨媒介改编
2012年国家大剧院"曲雅韵",此曲被改编为琵琶与女声吟唱作品,获得第31届金唱片奖传统音乐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