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宋·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
1.房栊:窗户
2.暖霭:春日暖雾
3.乘鸾女:传说中月宫乘鸾的仙女
4.葡萄涨绿:化用李白"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5.兰舟容与:船只徘徊不前貌
6.金缕:即《金缕衣》曲,唐代劝惜时名曲
午睡醒来听见黄莺啼鸣。暮色中窗外苍苔掩径,落花纷乱。风吹尽残花无人知晓,只有垂杨独自摇曳。暖雾渐起,初夏暑气初现。重寻明月图案的团扇,却见尘埃遮蔽了扇面乘鸾的仙女。旧日憾事猛然涌上心头。
江南旧梦断在横江沙洲。浪涛接天如葡萄新酿的碧绿春水,半空弥漫着烟雨。楼前浩渺烟波引人遐思,可会有人采蘋花相寄?只能惆怅望着徘徊的舟船。万里之外的云帆何时能到?目送孤鸿飞远,视线被千山阻隔。谁能为我,再唱一曲《金缕衣》?
---
《贺新郎》词牌特有的116字长调优势被充分发挥:
---
据《石林词》编年,此词应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时值:
该词被视为叶梦得"雄杰"风的代表:
---
1.与晏殊比较:同写暮春愁思,叶词多历史厚重感
2.与辛弃疾比较:同具豪放气质,叶词更重意象密度
3.与姜夔比较:同涉音乐意象(金缕),叶词偏向壮美
---
1.生态美学:词中自然描写体现宋代文人的生态意识
2.创伤记忆:"惊旧恨"可套用现代心理学的闪回理论
3.空间诗学:词作对地理空间的文学重构具有现象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