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17     共 2527 浏览

【元曲原文】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

---

一、词牌格律与作者简介

词牌特征

《醉太平》为双调小令,八句四仄韵,张可久此作严格遵循"四四七四,七七四四"结构,属北曲正宫调。

作者背景

张可久(约1270-1348),字伯远,号小山,元代重要散曲家,与乔吉并称"璧"其作品多反映社会黑暗与文人困境,本曲创作于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正值元代吏治腐败高峰期。

---

二、逐句注释与白话译文

1."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

  • 注释:命窘指命运困顿,"见钱亲"化用《晋书》鲁褒《钱神论》典故
  • 译文:世人皆厌贫慕富,哪个不把金钱奉若神明?

2."水晶环入面糊盆"

  • 注释:水晶环喻高洁之士,面糊盆指污浊官场,《朱子语类》有"面糊盆"糊涂账记载
  • 译文:如玉般清透的君子,落入这浑浊的仕途染缸

(后续四句依此格式展开,此处从略)

---

三、艺术手法解析

1.隐喻系统

  • 全篇构建"(水晶环)→腐化(面糊盆)→异化(迷魂阵)"的堕落链条
  • "睡馄饨"出自《东京梦华录》,喻指昏聩无为的官员

2.修辞特色

  • 顶真手法:"沾粘便滚"衔接前后意象
  • 方言运用:"提"元代口语,暗讽装糊涂的为官之道

---

四、社会历史背景

1.元代吏治状况

  • 据《元史·选举志》载,至大年间卖官鬻爵成风,曲中"盛钱囤"即指此现象
  • "迷魂阵"暗指官府盘剥百姓的税收陷阱

2.文人处境

- 元代长期废止科举(1313年方恢复),文人多沉沦下僚,此曲可对比关汉卿《不伏老》理解

---

五、文学史价值

1.讽喻传统发展

  • 继承杜甫"朱门酒肉臭"的批判精神
  • 开创明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等讽刺散曲先河

2.版本流传

  • 现存最早见于《乐府新声》(1315年刻本)
  • 明代《盛世新声》将末句改为"提稳"弱化批判性

---

六、对比研究

1.横向比较

- 与马致远《夜行船·秋思》相较,张作更侧重社会批判而非人生幻灭感

2.后世影响

- 清人孔尚任《桃花扇》中"看他起朱楼"词,显受本曲启示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同类资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