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广州松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8/28 21:52:09     共 2562 浏览

一、原曲文本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二、词句注释

1.茶烟一缕:指煮茶时升腾的水汽,暗含"道清雅"意境

2.兰膏:古代对茶汤的美称,典出《楚辞》"兰膏明烛"

3.维扬:扬州古称,元代茶叶加工技艺的代表性产区

4.下马试来尝: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

三、白话译文

煮茶的轻烟袅袅上升,

兰花香般的茶汤使满室生馨。

煎茶手艺胜过扬州名家,

绝非虚言诳语,

过客不妨下马品评。

四、文学赏析

# (1)艺术特色

  • 通感修辞:将视觉(茶烟)、嗅觉(兰香)、味觉(茶汤)三重体验交融
  • 商业雅趣:突破传统赠答诗局限,在广告文案中植入文学价值
  • 留白手法:末句"来尝"读者味觉想象

# (2)元曲特征

  • 保留【喜春来】曲牌"七七七三五"结构
  • 符合元代散曲"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审美标准
  • 体现元贞年间市井文化的繁荣景象

五、历史背景

1.创作年代:约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时值大都茶肆行业鼎盛期

2.社会语境:元代取消科举制,文人多流连勾栏瓦舍,催生商业题咏

3.作者考据:李德载生平仅见《全元散曲》载其【阳春曲】十首,疑为书会才人

六、跨文化比较

1.与宋代茶词对比:突破陆羽《茶经》的仪式感,更强调消费体验

2.日本茶道影响:同期日本《喫茶养生记》仍侧重药用功能

3.现代价值:堪称最早的"式营销"范例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